体验情感,文我合一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lintianx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深入二期课改的当今,教育讲究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讲究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升华,讲究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通过多年来语文教学体验,笔者认为对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悟世界,重视情感体验,文我合一。
  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和学生一起去捕捉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体味课文的真情,为情所感,为情所动,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味得以提升,使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彰显。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体验情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提炼自我。
  
  一、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作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
  
  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他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语文课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抽象,其基础来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暂时隐藏起“学生”的身份,而扮演其他的角色,从而让他们得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
  
  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学语文在选取过程中,不仅重视了其知识性,而且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从课文中学习到的心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较高的思想情操及完善的人格。
  
  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
  
  语文课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如果把它仅仅作为知识,势必丧失了语文原有的作用,又使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在教学和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意,让学生在阅读中,心灵得到触动和震颤,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人文合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水平,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道德观、爱情观,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认知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能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能以沉郁凄凉的心情去感染学生,将教材的情感沉淀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美好情感。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当教师的感情与课文交融的时候,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吗?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名篇佳作以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沉积千年,历久弥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细细去品,都充满了神奇的美的力量,具有可贵的审美价值。重视这种美的力量,探究赏读,领悟体会,可以让我们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下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品词析句,深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文言文
笔者不仅承担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肩负着学校的教科研、校本培训工作,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顾了这头,误了那头,工作不轻松,效率也不高。后来,笔者读到一篇名为《神奇的便条》的文章,便改变了工作思路,结果就大为改观。  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名企管顾问来到了美国著名的钢铁公司总裁查尔什·斯瓦布的办公室,对斯瓦布说:“我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  斯瓦布犹豫了一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那么,如何优化写字教学呢?  1.榜样引路,激发参与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写好字的前提。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情,小学生自制力差,往往
上篇长风破浪向未来    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00多公顷。海甸主校区位于海口市海甸岛,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形成奇美亮丽的热带风光,是治学求知的理想之地。现有全
摘要:雅斯贝尔斯关于“生成与超越”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对大学的看法,从其大学理念中大学的灵魂到大学的目的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子。本文试图从这一哲学视角来对其大学的理念进行述评,这对当今中国大学的现状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生成与超越;大学的理念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其“生成和超越”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其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生成与超越:雅斯贝尔斯的
摘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设计的全球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模块结构、实用的目标,以革新教法为特色、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中心。根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笔者将它应用到生物学教学的“生物与环境”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生物与环境    2004年在湖南师大读教育硕士期间,我有幸参加了“Int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历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正是初中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时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以单纯灌输、死记硬背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注重每个学生的个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时的一位杰出诗人,在古典诗歌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爱情诗、政治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他的“无题”诗更具特色。本文从成因、概念、内容、意象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无题”诗,旨在加深对无题诗的了解。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成因;概念;内容;意象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别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为纷繁富丽的唐诗锦上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作为“类”的发展,市场导向和校企合作已成为其发展指向和路径的自觉选择。而寻找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最佳结合点是市场导向和校企合作的内涵所在。本文通过对我院电信营业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样本剖析,试图为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校企合作;共赢模式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江浙沪唯一的一所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也是我省
学习了语文新课标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想”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会”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