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药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来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创建于1956年,1959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药学博士,接纳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2017年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通过对中药学博士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培养实际,同时针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明理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拓宽国际视野”三维度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中药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大部分时期,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有效应对疫病的保障,在中国悠久的防疫史上,中医药谱写了辉煌的抗疫篇章,护佑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本文基于医史文献视角归纳总结疫病的概念、分类,梳理先秦至近现代不同历史朝代的疫病发生情况,分析中医药在疫病防控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诠释中医“治未病”思想.旨在阐发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控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彰显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价值与生动实践.
目的:分析影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稳定高效的卫生人才队伍的策略与措施.方法:按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47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离职倾向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查.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不同年龄、职称、工作不安全感、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离职倾向与年龄、职称、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得分呈
目的:基于2020年开展的基层医防融合专题调查研究,探讨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期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居民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四川、江西、江苏、贵州、广东五个省为样本省展开问卷调查,共收回152份有效机构问卷,6439份有效人员问卷.采用Excel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2%的被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仅2.3%;被调研基层医
目的: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方法:运用OLS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OLS模型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福利能使农户医疗保健支出上升5.4%(P<0.05);纠正变量间内生性后,PSM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福利能使农户医疗保健支出上升7.7%(P<0.05).结论:精准扶贫政策显著影响农户医疗保健支出,且不同群组之间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慢性病和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户医疗保健支出的重要因素.扶贫工作应从物质和思想层面引导农户的医疗保健支出,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助力于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