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喜欢啃骨头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狗啃骨头,天经地义,那么狗为何如此偏爱骨头呢?明明骨头上只有一点点肉,而且那么点肉屑很快就被啃光。可即便如此,狗仍然啃咬不休,用牙齿在上面不停刮擦,最后还要把骨头塞到嘴巴里用臼齿拼命咬碎吞下去。
  估计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狗以及其他很多食肉动物,都愿意做这么没效率的事情——宁愿花上好几个小时,费尽力气又是刮又是咬的,只为把这么点看起来没多少营养的食物吃干净。答案就在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
  从古至今有许多动物都食肉,但只有食肉类哺乳动物具有进化了的牙齿可作压碎与咀嚼之用,适用于切开兽肉。狗是从群居动物发展进化而来的,直到现在它们依然具有这类动物的特性,所以狗的进化可以从它已绝种的祖先的牙齿化石而追溯得到。
  来自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若昂·穆诺斯·多兰博士,在生物进化会议上首次发表了“家犬是数百万年前拥有独特咬断肉类作用的裂齿的食肉哺乳动物后裔”的观点。若昂·穆诺斯·多兰博士和他的同事来自哥伦比亚国立大学,该研究小组建立了犬科家族谱,修复了300多个犬品种的族群联系,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犬的不同食谱,将它们分为食肉动物,多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研究小组的分析结果显示,当食肉动物祖先首次成群猎食的时候,它们的头骨具有显著的特征,即进化发展为强劲的下颚肌肉和尖锐有力的犬牙,這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在大约800万年前,那时还是杂草丛生,开阔的栖息地蔓延到亚洲、欧洲和北美,大量的被猎食动物都聚集在一起,这也为食肉动物增加了猎食的机会,但只有拥有了强壮的咬合力肌肉和锋利的犬牙,这些食肉动物才有机会捕食更多更丰盛的猎物。犬想要在开阔的平原上生存,就必须群居,以“群起而攻之”的策略捕获猎物,所以很多食肉物种,包括鬣狗还有一些早已灭绝的犬类,比如恐狼,都具备了特化的、能把骨头咬碎的利齿,咬肌也进化得异常有力,便于啃食骨头。
  家犬就是数百万年前拥有独特咬断肉类作用的裂齿的食肉哺乳动物的后裔。犬属食肉动物由郊狼、豺和狼组成。当人类开始定居时,狼也紧随其后并逐步改变了生活方式,由此形成了选择性进化的环境,并逐渐形成了家犬。在这方面,虽然我们驯化的犬类没有那种特化的利齿,不过它们的颚部更加强壮,甚至一条普通的小狗的咬力也能有差不多490牛顿/平方厘米,因此它们也有能力把最大的骨头都慢慢吃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然选择,它使得所有幸存下来的狗都天生有一种啃骨头的欲望。
  把对于个体和物种生存必不可少的行为变得特别有快感,是自然选择常玩的把戏,狗嚼骨头时的满足,恐怕也来源于此。
  (摘自《大众科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创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某单位年龄≥40岁且〈60岁无症状中年体检人群共42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动脉硬化早
阐述了现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介绍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增强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的建议.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动脉硬化兔模型的动态变化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喂食加球囊拉伤股动脉建立动脉硬化兔模型50只,分别
从思想观念的创新、公共图书馆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角色的新转变4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