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拓宽阅读视野的必要性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品德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其中,知识结构的更新来源于不断的学习,而对文科教师而言,阅读恰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手段。可以这么说,阅读面的宽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拓宽阅读视野、切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呢?笔者就此谈几点个人心得。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师生拓宽阅读视野;必要性
  1 广泛阅读,积累原始资本。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考试卷命题要求一直强调“学科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一专多能”从口号转化为实际且具体的要求。固然,坐在考场上做中考试卷的是学生,老师们或许会甩甩衣袖说:考“学科渗透”关我们教师什么事,学生考得起来就考,考不起来拉倒!这显然是不负责任、撂挑子的说法,会招致“群起而攻之”的结局。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由此可见,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以身示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好书。前些日子学生练习中碰到一条选择题:“When people visit the USA, they can see_________. A. the Eiffel Tower B. the Opera House C. the pyramids D. the Statue of Liberty”原本以为很简单的题目选对答案的同学全班却没有几个。究其原因,学生纷纷表示委屈:“地理才学了没有多久,我们根本不知道!”教学8A Unit 3 A day out中Reading部分时,其主题为“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乍一看标题,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环球一日游?怎么可能?细细地想一想,阅读面狭窄的同学提出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他们只知道抱着课本,课外拓展的知识一片空白。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后,我便在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上大做文章:介绍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明信片上世界名胜时,我不是照本宣科地仅仅让学生知道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以及白宫,更是不惜匠工地列举出the Harbour Bridge(Australia)、the River Seine(France)、the Statue of Liberty(America)、the Golden Gate Bridge(America) and the pyramids(Egypt)etc.并介绍其相关人文背景。孩子们叹服于教者渊博的知识面,老师说:“没有其他诀窍,阅读使然。”如此,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处理Reading部分相关知识点时也甚为轻松,学习效果极好。
  2 博采众长,致厚积而薄发。
  宋朝大诗人陆游指导儿子学做诗如是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极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知道,倡导阅读并不意味着轻视课本。要想真正积累素材,教师应牢记“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理念。立足于课堂,在吃透课本,用足教材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和扩展延伸,否则只会是底气不足,根底很浅的“纸上谈兵”。我们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料库,作为教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想办法帮助学生懂得如何从课本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发人深省的经典故事,有一些富于哲理、陶冶性情的优美诗篇,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琅琅上口的英语谚语、佳句妙语等。用好教材是学好英语的基本要求。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的熟练技能”。教材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切实提高能力之后才能真正在应用时信手拈来,博采众长致厚积而薄发。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将语言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习语言的巨大乐趣。
  3 学以致用,挖掘学生潜能。
  “学以致用”,“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实际效果。教师应多动脑筋,通过开展如“读书汇报会”、“手抄报”、“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而且能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以读促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阅读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诚如徐特立老先生所言“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运用知识。学生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积累写作材料,在自己写作时充分应用为自己的文章增色。“学,然后更知不足”,通过应用,学生会意识到自己懂的东西实在太少,会主动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并在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效果会促进课内课外的有效衔接,使写作内容生活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在涌动的感情旋律中求知,快乐地表现。只要教者善于引导,就会帮助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挖掘出学生无限的潜能。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初中英语教学呼唤着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素质,唯有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教“活”英语这门语言才有可能。因为,教师的素养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尺讲台虽小,学问却很深奥”。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任你教学方法再讲究,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反之,则会挥洒自如,“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事半功倍。当然,众所周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不能仅仅依赖于一朝一夕。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教师更应身先士卒,与时俱进,不间断地学习。只有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才能丰富自己的学问,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永不会被时代淘汰!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