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新课改新形势下依然存在的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益显得重要和迫切。政治教师要敢于积极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课堂效益
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各个学科都非常重视课堂效益,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成了教育界同仁的共识。而在所有的科目中课堂效益、课堂质量最难提高的,政治科应该算一个,究其原因有很多,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与理论知识的脱节使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学更显得苍白无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使政治课堂教学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提高效益呢?我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政治学科教学继承的最多: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指挥学生做,老师讲学生记,填鸭子式方法贯穿课堂始终。这种老旧观念支配下,理不清师生之间的真正地位,主配角关系,教学效果肯定一塌糊涂课堂效益不会很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效益,不断反思教学活动并对之有策略的进行规划,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科评价机制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教育活动诞生以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似乎就存在,正是这不平等关系的存在,才使得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死板乏味效益不高。长期以来不公正的待遇、一味的说教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完全违背自己的意愿,这是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视野日益开阔且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最不能接受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寻找一些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信任、融洽、合作新型师生关系,真心的关心爱护学生,追求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与老师共识、共享、共进,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老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如此反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被一步步地蚕食了,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又如何再谈课堂效益呢。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效益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人格魅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方法,比如:加强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研究调查表达交流等活动提高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等。这些也符合中学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也是政治课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能转化到他们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人际交往、搜集处理信息等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以上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他们的政治课堂并没虚度,正是政治课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还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不喜欢政治这一学科呢?还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政治课堂效益的提高呢?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沟通。长期以来老师与学生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师生之间的代沟愈来愈深,面对老师的疑问与指责,学生选择的不是撒谎就是沉默,很难跟老师敞开心扉、互通有无。这种情况也是政治课堂效益提高的一个障碍,只有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往工作,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以及改变学生的不良外部行为,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抬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给自己的人格魅力加上新的砝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做到教学相长,达到政治课堂效益提高这个目标。
四、运用现代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地球的哭笑”,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一下子情绪就被调动起来,强烈的“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一课的目标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训练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对复习课的教学很有帮助,既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现代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五、转变传统的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中,过多的偏重学科知识,强调共性和一般,参与评价的主体单一,且过于关注结果,这样就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方法应该改变,我们应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并能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评价发展趋势,重视创新合作探究实践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单一的评价主体转为多元化,增强主体之间的互动,且要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这样把评价标准做过调整之后,我们对待学生的眼光就会不一样,心态就会不一样,学生的优点我们会欣赏鼓励,学生的缺点我们会耐心的帮助其改正,逐渐的在我们的塑造下,学生们会变成一个个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综合型素质的人才。其结果不仅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更是符合了新课改标准的要求,真乃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一堂和谐生动和高效益的政治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提高课堂效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是无止境的事情,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仔细琢磨和探索。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课堂效益
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各个学科都非常重视课堂效益,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成了教育界同仁的共识。而在所有的科目中课堂效益、课堂质量最难提高的,政治科应该算一个,究其原因有很多,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与理论知识的脱节使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学更显得苍白无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使政治课堂教学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提高效益呢?我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政治学科教学继承的最多: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指挥学生做,老师讲学生记,填鸭子式方法贯穿课堂始终。这种老旧观念支配下,理不清师生之间的真正地位,主配角关系,教学效果肯定一塌糊涂课堂效益不会很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效益,不断反思教学活动并对之有策略的进行规划,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科评价机制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教育活动诞生以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似乎就存在,正是这不平等关系的存在,才使得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死板乏味效益不高。长期以来不公正的待遇、一味的说教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完全违背自己的意愿,这是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视野日益开阔且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最不能接受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寻找一些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信任、融洽、合作新型师生关系,真心的关心爱护学生,追求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与老师共识、共享、共进,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老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如此反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被一步步地蚕食了,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又如何再谈课堂效益呢。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效益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人格魅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方法,比如:加强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研究调查表达交流等活动提高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等。这些也符合中学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也是政治课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能转化到他们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人际交往、搜集处理信息等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以上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他们的政治课堂并没虚度,正是政治课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还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不喜欢政治这一学科呢?还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政治课堂效益的提高呢?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沟通。长期以来老师与学生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师生之间的代沟愈来愈深,面对老师的疑问与指责,学生选择的不是撒谎就是沉默,很难跟老师敞开心扉、互通有无。这种情况也是政治课堂效益提高的一个障碍,只有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往工作,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以及改变学生的不良外部行为,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抬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给自己的人格魅力加上新的砝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做到教学相长,达到政治课堂效益提高这个目标。
四、运用现代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地球的哭笑”,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一下子情绪就被调动起来,强烈的“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一课的目标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训练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对复习课的教学很有帮助,既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现代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五、转变传统的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中,过多的偏重学科知识,强调共性和一般,参与评价的主体单一,且过于关注结果,这样就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方法应该改变,我们应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并能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评价发展趋势,重视创新合作探究实践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单一的评价主体转为多元化,增强主体之间的互动,且要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这样把评价标准做过调整之后,我们对待学生的眼光就会不一样,心态就会不一样,学生的优点我们会欣赏鼓励,学生的缺点我们会耐心的帮助其改正,逐渐的在我们的塑造下,学生们会变成一个个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综合型素质的人才。其结果不仅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更是符合了新课改标准的要求,真乃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一堂和谐生动和高效益的政治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提高课堂效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是无止境的事情,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仔细琢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