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情,激发习作兴趣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习作批改,学生没有获得多大的益处,老师却累得苦不堪言。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高度重视习作评价,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唤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使学生体验习作乐趣,档案袋评价方式让学生享受习作情趣,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习作评价 习作兴趣 评价语言 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习作能力养成的基础,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习作批改,倡导的是精批细改,这种形式上的批改效率低,学生不仅没有获得多大的益处,老师却累得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学生对习作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这些问题反映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对习作的评价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批改习作时习作评价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批改不能仅仅局限于习作文本本身,更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人——学生。要高度重视习作评价,最大限度地挖掘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从而全面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激励性评价语言,唤起习作兴趣
  
  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开展学生的互评与自评活动初期,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互评时总说别人的不好,自评时总说自己的好,学生缺乏一种正确的评价观。这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们带着“欣赏的眼睛”,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同学,这也暗含着老师与同学的期望和信任。在习作教学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微妙地传递着听众的语言、态度、表情、行动等,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适当地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常的孩子,在鼓励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
  
  二、多元化评价主体,体验习作乐趣
  
  传统的习作评价,定位于教师与习作之间,把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往往忽视习作者的情感和需要,使之成为一种单向的评改活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把评价定位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自己之间。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创造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充满活力的评价环境。
  1.自我评价。在习作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习作,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感到害羞或怕别人笑谲学生不愿意谈自己的感受,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容可谈,他们读的只是文字而不是有情感性的作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小组评价。班级成立“作文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有3人~5人,小组长由作文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担任。当“自评自改”完成以后,各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开始进行“个人展示”,既把自己的成功之处展示给大家,又可以取长补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小组欣赏”之后,小组长先对本组作文进行初改,让小组长从他的角度对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初步的评价,针对作文中较明显的缺陷,及时和作者商讨修改。然后再让小组内的同学互评互改,这样,交到老师手中的每篇作文基本都达到了既定目标。
  3.家长评价。习作完成后,倡导学生把自己的习作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利用这一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习作评价中来。让家长参与评价,拓宽了习作评价的渠道,学生、家长、老师三结合的评价在这里得到体现。
  评价主体的多方参与,改掉了传统评改习作的一些弊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提高全体学生习作水平,使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也增强教师批改习作的时效性。
  
  三、档案袋评价方式,享受习作情趣
  
  作文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写作档案是体现先进评价理念的一种评价方式。建立写作档案袋,不但记录学生的写作体验,而且学生能具体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1.个人习作夹。该夹内的作品主要是学生个人日记、课堂练笔以及大作文底稿。学生的这些作品全部用活页纸。活页纸的正面是作文格,反面设计成了留言板。活页纸便于学生之间相互传阅、修改、交流。而背面的留言板便于大家及时快捷地将自己对该篇习作的评价写下来。留言板的评价是多元的,有自己的心里话,有小伙伴们的看法,有父母的鼓励,也有老师的建议。
  2-小组档案袋。我把全班46名学生平均分成8个习作小组,每个小组5人~6人。选出8名写作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专题档案袋,袋内由小组长收集本组组员修改后的大作文以及不同阶段、不同专题的习作。
  3,班级成长日记。在评改学生的日记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学校、班级以及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人和事写得真实生动、感情真挚。于是,我就专门设计了一个大笔记本,由全班同学以日记的形式纪录他们成长过程中新鲜事。班级成长日记由全班46个学生轮流纪录,日记内容广泛,生动有趣。
  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写作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档案袋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积极性。评价研究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激活课堂,并创造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是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语言训练 动手实践 发展思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