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保健食品质量管理水平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类产品质量的需求、期望不断提高。作为保健品行业里的一个细分市场-膳食营养补充剂,产品的质量也成为重中之重。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把产品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首位。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营养补充剂;质量管理
  1 概述
  对于营养补充剂行业来讲,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主要功效质量;二是产品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膳食营养补充剂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由配方、工艺设计等原因造成,更多的是由于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造成。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这些产品。不言而喻,产品的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提高产品质量是众多营养补充剂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扩大市场、提升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而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要控制其主要因素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主要因素:人(操作者或其他有关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5 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质量的形成。本文从这五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2 健全人员培训管理体系
  人是质量管理的主体与核心,并且人员的素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 ]。人员培训是实施GMP 的首要要素之一,人员培训应落实到生产、质量、物料、维护等所有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营养补充剂企业应健全人员培训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制度,培训的效果应经过考核评估,符合要求才能正式上岗。同时,管理层应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并监督培训的效果。
  2.1加强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
  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转变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将是一项必要、长期的工作,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提升员工质量意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定期加强培训并考核,提高员工警惕性; 提高管理者质量意识,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
  2.2加强人员生产技能培训
  岗前、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生产技能,是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最根本途径。
  3 加强设备管理
  由于设备管理是综合性的,对于设备管理需要执行好“三全管理”,即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有效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运转,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保证质量。
  全面管理,即设备保养,消除计划外停机,和提高作业与保养协调程度的常识性方法。主要通过实施预防实现设备零故障和零缺陷,预防工作将立足于以几下方面:维持正常的生产条件、及早发现异常和快速反应等。
  全员管理,即设备管理人人有责。要求执行上岗证制度,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所有性能维护和保养技术。通过培训,确保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等。
  全程管理,要求设备是否用于生产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严格按照检修、保养计划和规程,有计划、有准备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4 加强物料控制管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料质量问题往往是现场质量异常的主要原因,加强物料质量控制管理为创优质产品提供质量保证。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物料控制管理主要分三部分: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过程控制管理。
  4.1建立原辅料、成品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生产企业的原辅系统料供应部门必须与生产原辅料厂家建立工作关系和原辅料信息反馈,以实现生产质量达标创优目标。
  原辅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要抓住原辅料采购质量、原辅料进厂质量驗收和原辅料贮存质量三个环节。对于采购,做到“四不”,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原辅料,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原辅料,不采购合格证的原辅料,不采购有质量异议的原辅料。严格把关好原辅料入厂检验关。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存在多样性,并不是按照采购标准购入的原辅料其质量就一定合格,需要严格把关,加强原辅料的入厂检验。
  对于成品而言,出厂前再次进行质量确认。流入市场的产品,企业与市场建立产品信息反馈系统,对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查找、分析原因,并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4.2建立中间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
  要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还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行动。在质量管理上没有定量的分析,就没有明确的概念,说产品好,什么概念和谁相比,就没有尺度。所以要进行量的分析,把说明质量水平的各种事实数据化,数据化以后就有可能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判断质量好坏的程度,分析其原因,找出主要矛盾,以便针对主要问题采取措施。因此,质量管理必须“一切要用数据说话”[ 2 ]。正确的、可靠的、来自实际的数据是质量管理的依据。正确的数据来自正确的记录,正确的记录来自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科学统计。 对中间产品建立起质量信息数据库。经过加工整理的数据,必须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一般要结合日常的观察和工艺验证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情况,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问题的措施,以及检查这些措施是否得到贯彻,是否有效,从而判断整个过程是否稳定和正常。
  5 采纳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标准和依据
  5.1以精益思想为指导,推广精益生产质量管理
  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持续追求低成本和零缺陷,涵盖了质量目标是100%。 精益生产崇尚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设计开发和生产活动中强调全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和全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质量管理活动;积极提倡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生产和进行质量控制 。精益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工序过程控制、监视和检测,重在培养每一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精益管理要求执行“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精益生产质量管理采用PDCA过程循环改进途径,是一种促进工作效率的“过程循环提高法”。即通过对所需解决问题的理解、分析、细节考虑和方案确定,制订计划(P-策划阶段);分析原因,开展具体实施活动(D-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的适当时机,还应及时回顾并评估实施的效果(C-检查阶段);最后需要总结、反省,把成功的经验形成文件,作为作业标准和工作依据,对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深入研究和分析导致这些不良结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进过程绩效(A-处置阶段)。通过这个循环过程,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5.2建立全面文化质量体系
  明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生产管理的程序和标准,建立全面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生产技能,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5.3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客观地推动企业内部生产技能,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企业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质量管理提供标准和依据。在具体执行时,可以通过几方面实施:一是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运行这条主线不放;二是抓住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实施,这对加强生产现场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了重要作用;三是抓住质量奖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适当的奖励,必要的处罚,是保证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5.4贯彻实施ISO22000质量体系
  推动和促进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贯彻实施ISO22000质量体系,运用ISO22000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的方法进行有效运行。
  6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
  6.1推行7S活动,规范生产现场管理
  7S分别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的循环。7S活动是企業现场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它有助于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7S活动在推行过程中,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等基本活动,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清洁,最终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7S活动是环境与行为建设的管理文化,它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态,有效提升个人行动能力与素质,有效改善文件、资料、档案的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业绩,使工序简洁化、人性化、标准化,从而为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成立7S现场管理小组,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保持现场环境干净、整齐,防污染、差错等,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工作兴趣,提升公司形象。同时,让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7 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产品需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考虑,通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海根. 制药企业GMP 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升量出版社,2000: 50-81.
  [2] 张昌明.生产管理之我见《湖北农机化》2009,3.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中枢海马锥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将已培养12~14 d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按利多卡因浓度(10-5~10-1mol/L)分成5组,以不含利多卡因组做对照,共6组(n=6).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采用无间隙模式,采集记录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介导钙电流及各组静息电位的变化.结果10-3、10-2、10-1组的电流密度较对
目的 观察BMP/α-TCP磷酸钙骨水泥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BMP与α-TCP按比例制成BMP含量不同的BMP/α-TCP复合材料.分别采用α-TCP和BMP含量不同的BMP/α-TCP修复成年兔较大颅骨缺损.结果4周时可见BMP/α-TCP材料内大量类骨组织生成,8周时新骨量增加,16周骨缺损由新骨桥连修复.而α-TCP组8、16周时骨生成量和强度均低于BMP/α-TCP组(新骨量:B
目的 观察探讨脉络血管瘤的临床光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27眼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4岁,右眼12例,左眼15例,均为单眼发病,均属于脉络膜血管瘤病(Choroidal Hemangioma,CH),按照瘤体大小、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广泛性视网膜脱离,将本病分为三期.治疗方法均采用激光治疗,全部病历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35.5个月.结果其中
目的 探索药物防治移植肾尿酸结石的方法.方法以代谢评估为指导,使用枸橼酸盐和别嘌呤醇对4例移植肾尿酸结石患者进行溶石治疗,同时长期维持用药,并采取其他保守疗法,以预防结石复发.结果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溶解,随访1~2年,结石无复发.结论应在标准化的代谢评估指导下,使用枸橼酸盐溶解移植肾尿酸结石,并防止其复发。
目的 探索生物降解性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ADR-PLA-MS)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成年健康灰免30只,随机分组,对照组20只眼内注入1%空白微球悬液或磷酸缓冲液(PBS);阿霉素微球组(含阿霉素0.05mg/ml或0.1mg/ml,2组各20只眼).各组均2次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所有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入成纤维细胞悬液2×105/0.1ml后,再分别注入空白微球,PB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选择初治未经皮质激素治疗的中重度急性加重期哮喘患者20例,缓解期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10名.SD大鼠16只,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卵清蛋白致敏激发.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哮喘患者及大鼠外周血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CD4+、CD8+细胞及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的CD4+细胞的百分数.结果 (
目的 研究两例散发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normoKP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电压门控钠通道Ⅳ型α亚单位(α-subunit type Ⅳ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SCN4A)基因的突变.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