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1+X证书制度提出及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学界围绕1+X证书制度,从多学科、多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该文梳理了1+X证书制度的研究文献,从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与价值,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点、难点与着力点等专题进行了综述。在1+X证书制度研究现状审视的基础上,对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认为需要深化1+X证书制度的理论研究,加大力度开展试点调研分析,总结制度试点中的经验与问题,为完善1+X证书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学分银行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219-03
  Abstract: Since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 pilot work was carried out, the academia has carried out relevant research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perspectives. This article comb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and value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concept of the 1+X certificate, and the key points, difficulties and focu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we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nd we believe tha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needs to be deepened,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ilot practice and to summarize the pilot system. We hope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Credit bank;Research status; Outlook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2019年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遴选确定1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下共5 266个试点。自1+X证书制度提出及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学界围绕1+X证书制度,从多学科、多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截至2020年7月28日,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页面以“篇名”为“1+X证书”检索文献,共有检索结果483条。研究主题涉及1+X证书、技能等级、学历证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职业技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培训评价、学分银行、职业技能标准等。研究领域涉及教育、管理、计算机、汽车工程、建筑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研究机构涉及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1+X证书制度是理论研究与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新课题,该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审视1+X证书制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对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进行展望。
  1  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及价值
  1.1 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
  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对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进行了阐释。一是以高职教育百万扩招为背景,1+X证书制度旨在打通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结业。二是以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新时代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以“放管服”改革为背景[1]。教育“放管服”需要相关部门转变职能,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四是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背景[2]。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对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与转换,将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
  1.2 1+X证书制度提出的价值
  从现有研究来看,1+X证书制度具有多重价值。一是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价值角度[3],认为1+X证书制度是重要途径,将重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角度,认为1+X证书制度将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塑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与校企合作。三是从终身学习的价值角度[4],认为1+X证书制度将贯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四是从职业教育办学的价值角度[5],认为有利于激发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2  1+X證书制度实施的重点、难点与着力点
  2.1 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点   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点与关键是认清并处理好3组关系:“1”与“X”、“X”与“职业资格证书”、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第一组关系,“1”代表的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X”代表的若干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建立在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基础之上的,是补充、拓展与强化[6]。1+X证书制度实施重点是如何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第二组关系,二者共性在于都是对职业标准的鉴定,但二者实施主体与设置目标存在着差异。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行业准入,主要由国务院各部委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等级职业技能凭证,反映了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高低,除了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实施外,将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7]。第三组关系,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在概念、定位、开发主体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区别[8]。为此需要深化对1+X证书制度的认知,强化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
  2.2 1+X证书制度实施的难点
  研究认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一方面相关概念需要厘清,另一方面工作实施难点需要破解。一是技能测评层面。现有职业技能测评技术与方法的局限性可能影响到测评结果。二是证书层面[9]。证书的标准制定、开发主体、方式、运行机制,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与管理,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与优化。三是院校层面。打通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贯通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亟需重塑。四是企业层面。企业可能过度逐利带来的风险,将影响到证书的公信力与认可度。五是配套层面[10]。国家学分银行与资历体系建构尚处于起步期,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需要时间去塑造,这些对1+X证书制度实施支撑效用还未显现。
  2.3 1+X证书制度实施的着力点
  研究者依据1+X证书制度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了1+X证书制度实施的路径与策略。一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研究职业等级国家标准制定与国家资历总体框架建构。二是从分工协作的角度[11],研究行政部门、院校、企业等不同主体的职责分工,协同推进试点工作。三是从书证融通的角度[12],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教学内容与技能培训内容、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教学的融通。四是从质量监督管理的角度[13],探讨需要坚守职业教育的公益性[14],严把证书入校关、培训关与考核关,严把学生毕业关,提高证书的公信力与认可度[15]。五是从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16],理顺1+X证书制度运行体制机制。
  3  1+X证书制度研究的展望
  3.1 深化1+X证书制度的理论研究
  深化1+X证书制度的理论研究,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化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为此必须深化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二是深化1+X证书制度具体问题的研究。证书层面的研究,如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关系、职业技能等级的设置、证书的公信力与认可度等。院校层面的研究,如适应1+X证书制度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选择等。市场层面的研究,如行业企业组织参与1+X证书制度的路径、引入社会力量办学的途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发展与遴选等。
  3.2 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调查研究
  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调查研究,一方面,需要加强现有的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研究。通过研究现有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评估现有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需要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的调研:一是总结经验。通过调研不同领域、院校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总结实践探索中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做法。二是发现问题。通过调研审视1+X证书制度试点中存在着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三是完善方案。通过调研1+X证书制度试点,不断调整与完善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方案,为1+X证书制度全面推广实施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 余彬.“大职教观”视域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20(11):20-27.
  [3] 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04-108.
  [4] 刘阳,高树平.新时代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9(23):12-17.
  [5] 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設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6] 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18-25.
  [7] 古光甫.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内涵及实施路径[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9,27(4):13-17.
  [8]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9] 杜怡萍.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0(4):35-41.
  [10] 韦莉莉.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及其价值指向[J].职教论坛,2020(1):150-153.
  [11] 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2):7-12.
  [12] 金萍.技能人才培养视域下1+X证书制度实施影响与落实透视[J].职教论坛,2020(1):154-157.
  [13] 高彩霞.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点、难点及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2020(13):11-18.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单位圆盘D上的μ-Bergman空间到Zygmund型空间的加权复合算子的有界性和紧性问题.利用泛函分析多复变的方法,获得了单位圆盘上μ-Bergman空间到Zygmund型空间的加
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财务管理领域工作便出现了一些无法适应其自身发展的问题。财务的监管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程序存在着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新型财务管理领域工作的完善便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将好的工作经验和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进行有机融合,让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降低财务工作系统中的潜在风险。本文对新预算法的核心内涵加以精
为寻求刺参苗种生产期间清除玻璃海鞘的有效方法,以天然环保的茶皂素作为杀虫药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溶液对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及对参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茶皂
摘 要:数字阅读起源于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数字载体,电子墨水屏技术从其产生和发展就与数字阅读密切相关,可以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数字阅读的变迁。该文结合数字阅读20多年的阶段变化,阐述了电子墨水屏技术从诞生到不断革新,展现了阅读设备变革与阅读方式改变的关联。下面笔者结合国内国外数字阅读发展阶段来对比电子墨水屏技术的革新情况  关键词:电子书阅读器 数字阅读 电子书 电子墨水  中图分类号:G20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在北方沿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大菱鲆病害问题已成
为研究敌百虫、硫酸铜和二氧化氯等3种常用渔药对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的急性毒性,在水温(30±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进行了3种药物对攀鲈幼鱼[体质量(7.78&#177
为客观综合评价养殖水体质量,利用熵确定水质指标权重,结合物元分析理论及贴近度的概念,构建养殖水质复合模糊物元模型,对2015—2019年监测的上海地区635批次养殖水样进行地
摘 要:我国深化机构改革的推进,伴随着国务院文件的出台,公安消防部队退出现役机制,移交国家应急管理局,正式开启了消防职业化的道路。改制前我国实行的是消防官兵制度,隶属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全面执行中国人民解放的条令制度,每年都会通过征兵招录新人,同时也会有老兵的退役。这样的优点是可以始终保持人员结构的年轻化,但是同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新兵的培训周期短、流动大、专业知识欠缺等。此次改革国家从机构体
摘 要:该文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的2009—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民族问题研究领域(民族学学科)立项课题的项目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对项目数据进行二级学科分类,在分类数据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民族问题研究的主题与热点,以期为民族学科研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从学科分布数据看出,近10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顺应了时代的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