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术后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Miles术后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胃肠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出现结肠造口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结论 密切观察Miles术后造口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护理干预,对防治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早期并发症 护理对策
  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5%,有15~20%的直肠癌患者需行永久性肠造口[1]。由于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使患者紧张恐慌,特别是当造口出现异常情况时,更加重患者的不安和焦虑,影响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2],甚至威胁患者生命[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8.5±9.7岁,发生造口早期并发症12例,占15%;其中造口出血1例、造口缺血坏死1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2例、早期造口回缩3例、造口水肿5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Miles术,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和全部直肠及其系膜,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及周围淋巴结,切除肛管和肛门周围约5cm皮肤,然后将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用于排泄粪便[4]。
  2 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
  本组发生造口出血1例,系造口粘膜小静脉出血所致,2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其中1例因造口周围皮下组织积液感染导致,另外1例考虑系低蛋白血症所致)。3例造口回缩,其中1例因造口缺血坏死导致造口周围感染,而引起肠造口回缩。5例造口水肿因术中腹壁开口过小致造口黏膜水肿。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平均愈合时间10.7天(7~18天)。
  3 讨论
  3.1 造口出血
  造口出血常发生在术后3~7天。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确切、肠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等。本组患者发生造口出血1例 ,表现为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小静脉出血,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密切观察造口情况,发现造口出血,立即去除造口袋;分析出血的原因,明确出血点;(2)少量的出血可使用纱布压迫止血,出血量多时,可立即用0.1%肾上腺素浸湿的棉球压迫或云南白药外敷后纱布压迫,必要时检查血液凝血功能;(3)粘膜摩擦出血时,护肤粉喷洒止血;(4)活动性出血时,缝扎止血;(5)擦洗肠造口黏膜时动作要轻柔。本组1例患者经用0.1%肾上腺素浸湿的棉球压迫后造口出血停止。
  3.2 造口缺血坏死
  常发生在术后24~48[5]小时。原因是手术损伤结肠边缘动脉、提出肠管时牵拉张力过大等影响肠壁血供,引起粘膜坏死。本组患者发生造口坏死1例,术后24小时表现为造口粘膜呈暗红、紫色,术后36小时造口粘膜完全变黑,并伴有大量异常臭味的分泌物,摩擦粘膜未见出血点,患者同时伴有腹膜刺激症状、发热、白细胞水平明显增高。急诊手术切除坏死肠段,重做肠造口,患者于二次手术后12天康复出院。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术后24~48小时内严密观察造口粘膜颜色,评估造口的活力;(2)术后使用透明造口袋;(3)避免可能加重造口缺血坏死的因素,比如底板开口要比造口大,防止紧箍造口;(4)注意腹部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发热情况。
  3.3 皮肤黏膜分离
  多发生在术后1~3周,原因是肠造口开口端肠壁黏膜部分坏死、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肠造口周围组织愈合不良。本组患者发生皮肤黏膜分离2例,表现为腹壁皮肤与造口黏膜分离形成伤口。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并督促患者取有效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2)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时注意保护造口;(3)严密观察造口情况;(4)评估分离处的深浅程度,如果分离的创面较表浅,在造口周围外涂护肤粉即可,对于分离创面较深者,应先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再用藻酸盐敷料填充,避免粪便污染;(5)正确选用造口袋;(6)皮肤粘膜分离处愈合后,定期手指扩张,预防造口狭窄。本组2例患者经换药处理、营养支持治疗均痊愈出院。
  3.4 早期造口回缩
  可发生在术后或随访期[6]。原因是粘膜缺血性坏死、粘膜脱落肠管回缩等。本组发生造口回缩3例,表现为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面。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轻度回缩,可经换药及手指扩张预防狭窄,若造口回缩低于皮肤1cm以下者,选用凸面底盘加腰带固定,以抬高造口基底部;(2)严重者需手术进行造口重建。本组造口回缩3例,经过换药及使用凸面底盘、佩戴造口腰带后均得到明显改善,未造成不良后果。
  3.5 造口水肿
  常发生在术后2~5天。早期造口水肿多与手术中腹壁皮肤开口过小,低蛋白血症,肠造口黏膜血液回流受阻有关。本组发生造口水肿5例,表现为术后早期造口肿胀、呈淡粉红色、半透明,二周后水肿消退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密切观察造口黏膜血供情况;(2)轻度水肿者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严重水肿者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造口;(3)腹带松紧适宜,造口不能扎在腹带内;(5)红外线局部照射;(6)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本组5例均在对症处理后痊愈。
  Miles术后患者常面对诸多的困惑,一旦出现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将不同程度增加造口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加强术后早期造口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田小林,宋永襻,聂祝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展[J].结直肠肛门科,2011,17(3):190-193.
  [2]杨秀秀,付菊芳.结肠造口病人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知识需求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1364-1366.
  [3]但敏,淡莉莉,刘震,等.109例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的优质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37—39
  [4]Hu A, Pan Y, Zhang M,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adjustment to a colostomy in Chinese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4;41(5):455-9.
  [5]朱守林.68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切口及造口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62-3.
  [6]戴晓冬,李华珠,杨宁琍.51例Miles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5(9):799-800.
其他文献
目的: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优缺点的分析.方法:选取从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总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将
目的 观察人胎海马结构小白蛋白 (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 方法 取孕龄为 30周的人胎尸体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 结果 海马结构的各区
随着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于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司法部是主要负责与安全防范相关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政府部门。
【摘 要】 本文针对留置气囊导尿过程中发生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导尿管的质量、型号、导管插入的深度、尿道括约肌松弛、气囊注入液体量、夹管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留置导尿 漏尿 研究进展  随着导尿管不断更新改进,留置气囊导尿管取代了传统尿管。留置导尿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而留置尿管后常发生漏尿
目的 探讨C型尼曼 匹克病 (NPC)小脑中酪氨酸羟化酶 (TH)异常表达的时间、部位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应用TH抗体 ,对不同周龄NPC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脑组织切片进行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在常规
对于多堆型多机组连续建设的核电站,不可避免地会在仓储、安装、调试等阶段出现甲供物项缺陷、损坏或丢失的现象,而通过维修处理或应急增补采购仍无法满足当前工程进度需求,从同
近年随着我国央企加快了走出去的脚步,央企内部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施工企业境外开展经营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目的 探讨神经损伤再生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方法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神经再生过程中 ,L4~ 6 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轻分子量
目前,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公司管理者所重视。就企业本身的发展而言,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能促进公司的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