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地理意识”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学术(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地理意识"既可以阐释由于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而出现的新兴古代艺术现象,也可以弥补传统单一时间维度所造成的视觉盲区。"地理意识"不同于地域性研究,它立足于自然系统中的客观性和物质性,强调天然形成和不可抗拒。我们在避免"地理决定论"的同时,通过中国古代自成体系的地理观,结合现代西方地理科学,可以更为透彻、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艺术。
其他文献
默默无闻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有惊无险的消息偶尔见诸媒体,似乎这些小家伙只会制造事端。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却令人们对小行星刮目相看:有人要去小行星上采矿!  这能实现吗?人类对小行星曾进行过怎样的探测,未来又有哪些计划?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像行星那样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所以称为小行星。大部分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有一
人的大脑具有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结构。但是,随着大脑成像技术、基因遗传学和干细胞研究等领域的进步,专家们已经开始揭开它的一些奥秘。下面就是有关人类大脑的9个问题和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    人的记忆由什么构成?  记忆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要素。每当人们执行一项任务,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阐明最简单的概念时,都要使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记忆的物理形式一直是个谜。当载入新的记忆时,大脑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含量较高.钴具有较强的毒性,且资源稀少.为此,研究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湿法回收工艺过程,并分析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和锂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取过程动力学.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