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副校长,请从协调开始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020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协调得好,能人尽其才,使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否则就会出现“内耗”和“离心”倾向,形不成合力,即使个体能力不弱,也会成为一个软散的班子,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作为联系校长和下级的纽带,副校长更应从协调做起。
  
  一、对待校长:不亢不卑
  
  对于校长来说,副校长是被领导者,必须尊重校长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不卑不亢,与校长坦诚相处,积极争取校长的支持。要代表广大教师的利益,敢为同志讲话,多在校长耳边吹群众风,多出利于推动工作的金点子,从而谋求校长的理解和支持。不要一味地言听计从、巴结讨好,对于校长工作上的不足,要毫不推辞地委婉指出,对于学校整体工作上的失误,要与校长一起分析研究,主动承担责任,原则问题要和校长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摆正自己位置,遇事要主动向校长请示,和校长达成共识后再处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搞先斩后奏。
  只有不卑不亢,才能赢得校长的信任,同心协力把握好学校工作的方向盘。
  
  二、对待下级:不即不离
  
  副校长直接代表校长执行学校工作计划,既不能凭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地进行工作,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班子的团结。要充分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工作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严以律己,不图名利,树立自己在班子中的“领导”地位,为便于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对所有下级要一视同仁,用“工作”这把尺子去量他们,但决不搞拉帮结派。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分歧,要通过集体协商和个别交换意见的方式去解决,切忌到群众中去造舆论,或者直接找校长打“小报告”,造成下属工作上的被动。要严以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切忌做“二传手”,把校长交给任务一股脑儿地“贩”给下级。同时要善于采纳下级建议,共同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
  只有不即不离,才能赢得下级支持,始终占据学校管理的制高点。
  
  三、对待教师:不偏不倚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在学校工作中具有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和接受管理的双重地位。副校长要想干好工作,就必须紧紧依靠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作用。要与教师交朋友,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取得相互间的理解。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直到他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并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同时发自内心地相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该让他们自己做的事,就一定要放手,不必事必躬亲或包在领导班子手里做。在发挥教职工积极性的同时,要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人尽其才,同时也不能过分苛求,造成教师工作上的心理负担。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考评方案,并注重过程管理和终端考核,充分肯定教师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工作过程的不足和困惑,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只有不偏不倚,才能赢得同志们的理解,形成不令则行的愉悦的工作氛围。
  在协调好校长、下级、教师三方面的关系时,副校长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1.互相尊重。和其他领导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力和权限,不随便干预对方职权范围内的事。如有不同意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而要通过互相沟通最终达成共识。
  2.互相支持。和同志们相处时应互相支持,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或出现失误时,不要互相推诿,更不能互相拆台,而要勇于自责,最终共同解决困难。
  3.互相弥补。和其他同志要在性格、个人素质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弥补对方不足。在工作上要相互补台,想对方所想,补对方所缺。
其他文献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直是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中考常见的一个失分点。句子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考生对文言文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文言文句子翻译题往往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句式主要包括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所以,要想做好文言文句子翻译题,就要掌握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