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b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已工作了将近十年。迎接了不少入校的新生,送走了许多毕业的学生。从工作的效果来看,虽然有许多不足,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每一届学生,我都在思考:我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会他们学会什么。其间有很多的想法,但多年来,逐步固定下来了一个观点:我要我的学生在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不断进取的人。因此,我想到了狼。狼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生活的强者。狼的许多性格,使我崇拜,也适合学生学习。我要让我的学生将来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因此,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拟作《狼行天下》,是我对他们的希望,也是对他们的祝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有人说:“学生犹如一张张白纸,在这一张张白纸上留下怎样的痕迹,达到怎样的效果,是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学班集体是中学进行教育工作,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为建设、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而设立的专职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工作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主导地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和领路人,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既然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和指路人,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给学生怎样的指导,起什么样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的学生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优越得多。加之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可以说,现在的学生真正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就是这一代学生,却有着令人担心的许多不足。现在的学生被眼前暂时的“温饱”迷失了方向(包括一部分家长),以为就这样生活已经不错了,比以前好多了。于是在学校,他们不认真读书,不勤奋、不刻苦。一天一天地消磨时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根本不知道他将来要干什么,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需要什么样的人。一切离他们都好像太遥远了。试想,十几年后,当这一代学生成了中国的主流人群时,中国的综合实力将从何处体现?
  未来的社会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必须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必须指导他们学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而作为中学的班主任,面对的是基础教育,对学生专长的指导还谈不上,那是学生以后上大学的事。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造就他们稳定的性格,以应对多变的社会。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培养学生具有狼一样的性格和品质是值得一提的。
  我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像狼一样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前进、前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品质,一开始就让他们定下人生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那么,我就引导他们一开始从小的目标做起,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加以鼓励、督导,培养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不畏任何艰难地去奋斗、拼搏的性格。那么将来他们走上社会后,一旦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会不断地去追求它,去得到它。这样,他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大许多。
  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凶残性。这是它的自然性,它不凶残不行,大自然的竞争太激烈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生如战场,同样,在人生的战场上,如果你不果断,不带一点侵略性,别人可不一定会太“客气”。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机会,每个人都应该像狼一样凶狠。广义的,是指在人生的竞争中要有霸气,要咄咄逼人。我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他们:要想胜过别人,自己首先要有过硬的实力。要把狼的自然界中的“凶残”化作人类社会中的竞争意识,不断地壮大自己,否则你若像一只小羊一样,何以谈“凶残”,何以谈“竞争”。
  狼还具有团体性。它们的团体是它们生存的保证。学生也离不开团体。马克斯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①“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②我要求学生要热爱自己的集体,要自觉地把个人的言行举止与班集体的荣誉结合起来。你在校园说脏话、说粗话;你不文明讲礼、你与同学发生冲突;你上课不守纪律等,都会影响班集体的形象。相反,每一个学生把自己该做的事都做好了,那么班集体自然就好了。这样一来,你生活在这个班集体中就会感到快乐、感到自豪,你就会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学教学重在基础,而思想的培养却又是尤为重要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教育我的学生具有狼一样的优良品格,要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像狼一样地奔跑,像狼一样地追逐,像狼一样地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前进!
  注 释:
  ①《马恩全集》第三卷,第84页.
  ②《马恩全集》第三卷,第515页.
  参考文献:
  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河南沁阳永威学校,仅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由一所名不见经  传的学校迅速发展成为一所闻名全国的学校。其迅速崛起的法宝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推行。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又如何能改变这种教育状况呢?怀着好奇,我反复听取赴永威学习时拿回的那里的老师的报告和示范课的录像,对课改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时,教师要立足年段,领会编者意图,对接语文要素,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立足单元,整组观照,全面融合,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立足生本,增加言语思维含量,提升言语思维品质,扎实推进语用。  【关键词】词句段运用;统编教材;言语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项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倡导,语文教学也显示出其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对我们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更多信息,引进各种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等都是很必要的。语文教学也要转变角色,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学习、探究学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使用导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呢?下面总结几点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大家一起学习。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要注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赏析藤萝之美;  2.品读课文,感受藤萝的悲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自然是美好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常常引发我们的想象,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喜,或为之悲。一株藤萝的命运牵动了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情思。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幽径悲剧》这篇散文。(板书:幽径悲剧)  关于悲剧,鲁迅先生有过怎样的论说?  生: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第一,抓中国足球“雄起”;第二,抓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第三,抓老百姓监督司法权力;第四,抓规范领导干部“身边人”。第一件事就是谈中国足球,那么怎么抓?深改组也开出药方:  一是,不能急躁,要从娃娃抓起。会议强调,发展振兴足球事业关键是把路子走对,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要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
摘 要: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使音乐课堂充满情感,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言性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当发生与别人不同的理解、产生歧义时,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不盲从同学,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于歧异处追问是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追问;有效;创新  一、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有效提问是一种机智的表现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
老师,那些毛毛的小白点怎么会变成小蘑菇呢?  老师,你看小花跑到我前面去了呢?  孩子的好奇心让我理解了陈鹤琴先生“做中学”的精髓所在,也让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了新的尝试。  片段一:  一次,我带孩子去操场散步,突然一个孩子指着路旁刚露出土面的小白点说:“这上面有毛。”另一个孩子说:“这些像棉花毛。”毛茸茸的菌丝确实有点像毛。过了几天,我们又来观察了。“呀,那些毛毛的小白点怎么会变成小蘑菇呢?”
摘 要: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就成了教学重点。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拓展训练  一、辨明字音语言细化,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我教给学生的“三步学字”的第一步是读准字音,而他们在开始时往往读不准确。之后我将“看清音节”细化为“看清声母、韵母、声调”,学生看
摘 要:众所周知,在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的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一些解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关键词:题目类型;方法指导;教学  浏览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20分的材料题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命题越来越紧扣时代特点,思考性越来越强,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笔者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发现考生解答材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