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告知服务前后免疫接种率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实施疫苗接种告知服务对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11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实施疫苗接种告知服务,并对实施前的2010年以及实施后的2011、2012年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与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开展疫苗接种告知服务前后的五苗接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全程免疫覆盖率略有降低趋势;开展后告知服务后部分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最大差距甚至有6.8个百分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重对儿童家长尤其是流动儿童家长的疫苗接种宣教力度以及加强对扩大免疫规划相关接种疫苗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是进一步将疫苗接种告知服务益处扩大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疫苗接种;接种率;告知服务
  预防接种是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以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1],而在接种工作中,为更好地完成计划免疫及扩大计划免疫规划任务,进行接种知识宣教的同时,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认真履行接种告知义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我们于2011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实施疫苗接种告知服务,现对实施前的2010年以及实施后的2011、2012年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与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1月起,湖北省荆州市的预防接种门诊均要求接种疫苗儿童的监护人在其所监护儿童实施接种前仔细阅读相关接种疫苗的告知书或知情同意书并签名,现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年该地区的疫苗接种率报表与免疫预防业务资料册作为本研究之材料,比较在实施接种告知服务前后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与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1.2方法
  1.2.1疫苗告知种类计划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等五苗;扩大免疫规划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水痘疫苗(Var)、流感疫苗(Flu_wv)、肺炎球菌疫苗(Pneu)等。
  1.2.2告知内容
  1.2.2.1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告知内容接种性质为国家或地方政府计划免疫程序规定接种的疫苗;疫苗的成分及预防疾病种类;接种的对象、方法与相关剂量;某种疫苗的对应禁忌症与不良反应,嘱咐有禁忌症情况时应尽早交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处理;告知其常见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方法及求助电话;需获得接种者监护人的签名或意见。
  1.2.2.2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告知内容接种性质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扩大免疫规划推荐接种的疫苗;严格遵循“自主自愿以及谁受益谁付费”的接种原则;其他项目与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告知内容一致。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接种疫苗告知服务前后的2010——2012三年内,湖北省荆州市的常住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未发生有显著变化,但其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略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大概为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更容易受流动人口及儿童监护人文化素质的影响。另外,开展接种疫苗告知服务前后的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其原因多因为大部分监护人对新类型的接种疫苗相对更缺乏认知度与信任感,也因此对此类疫苗的禁忌症与不良反应也保持有更谨慎的态度。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开展接种疫苗告知服务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儿童家长尤其是流动儿童家长的疫苗接种宣教力度,以此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率;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扩大免疫规划相关接种疫苗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帮助儿童家属在充分掌握儿童接种史、过敏史及目前健康状况的情况下,逐渐树立起对新型种类疫苗更理性更科学的态度。通过以上举措,可更好地将疫苗接种告知服务的益处扩大化。
  参考文献
  [1]左莉,梁颖,宋培林,等.告知义务及其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384-385.
  [2]肖慧洁.接种告知书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6):88-89.
其他文献
【摘要】按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建立护理质控组织、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在医院评审中占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需要在医院评审准备过程中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内涵。本文从医院评审角度出发,从多个方面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由护理部主任任督查组组长、各科护士长为督查组的成员,定期对护理单元进行每个护理环节的
期刊
目的应用干涉光断层扫描(OCT)对特发性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偏心注视患者的注视性质进行检查。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单眼特发性黄斑部CNV偏心注视且注视比较稳定患者20例。用蔡司Cirrus HD-OCT对注视点及病灶进行扫描,应用蔡司Cirrus HD-OCT利用黄斑程序分析系统计算偏心注视点距离黄斑中心凹的距离。结果20例患者中心凹下均有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