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沙滩的两朵黑玫瑰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印象
  
  酷酷的太阳镜,迷人的比基尼,在阳光沙滩大海拼成的巨幅背景映衬下,那些打沙滩排球的美女们往往被人们喻为性感的“黑玫瑰”。
  在中国,这样的美誉属于24岁的王菲和同样年轻的田佳组合。她们是十运会沙滩排球项目的卫冕冠军,另外,田佳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全运会,这样的运动员一般都被冠以“元老”的称呼。在国际排联的官方网站上.她们今年以累计3744分的成绩排名世界第三。
  和赛场上的英姿飒爽、老练泼辣相比,生活里的王菲和田佳宛如琼瑶笔下两个性格相异的邻家女孩。一个平静如水,一个不拘小节。这两朵玫瑰一点儿也不扎人。
  采访定在位于国防大学的八一体工大队。“漫长”的两个小时后,终于听到了售票员大姐催促的报站声,“国防大学南门到了。”下车后举目四望,除了道旁笔直的大杨树,就是疾驰而过的大小汽车。辗转10多分钟没有找到“玫瑰”的驻地,我只好向美女发出求救,田佳在电话里说,“站那儿别动,我过来接你。”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黑色运动上衣的大女孩推着自行车蹦蹦跳跳地向我走来。我还没来得及抱怨这个地方如何偏僻,她先开口说,“我们每次出外逛街也是从那里坐车去西直门的。”这多少让人有些心理平衡。她就是田佳。在宿舍里还有另一位等待的“玫瑰”。11月的太阳懒洋洋地斜射在玻璃上,王菲恬静地坐在桌边,只有脖颈上两根明晃晃带着五角星坠子的项链告诉我,她是冠军,因为冠军的气质就是项链一般都是戴两根的,这没有任何理由可解释。
  
  玫瑰之路
  
  1994年夏天,河南洛阳搞科研技术的王新民听人说,八一体工大队每年都有特招运动员的考试,抱着玩一下的心情,他带着女儿王菲去试试。没想到这次的旅行却为王家带来了一个全国冠军。
  毛遂自荐去八一试训一个星期后,韩云波教练觉得王菲有发展前途,反应灵活,骨龄测试能长到1.86米左右,更重要的是爆发力强,弹跳好。“其实,那时候我不一定非要选择排球项目,篮球队也有机会去尝试。”王菲打个比喻说,她就像个白色的画板一样,在上面描绘什么颜色的图画都行。这种优越感让王菲坦言,“我一直算是比较顺利的,沙滩排球这条路是误打误撞进来的。”
  2001年,初出茅庐的王菲田佳出现在九运会决赛中,对手是盛名已久的迟蓉/熊姿组合。年轻的她们比赛经验根本谈不上,惟一成竹在胸的只有军人的“小老虎”精神。最后一局比赛上,凭借王菲关键时刻的一个吊球,她们赢下了悬崖上的搏斗。
  和王菲相比,田佳选择体育之路似乎顺理成章。他的父亲喜欢打篮球,母亲年轻时练过体操。6岁的田佳就这样被“扔”进体育圈。三年后,她开始学习打排球,并于1995年进入八一队。在成为沙滩排球专业运动员之前,田佳还打了两年的全国排球联赛,那时候她只是个游离在排球场上的自由人,像“万金油”一般,哪里有空缺她就补到那里。1997年,16岁的田佳开始在八运会沙排赛场上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三年一大步。2000年,田佳终于了迎来了个人运动生涯上第一次大的考验,当时和张静坤配对的柳春莹因为跟腱受伤,幸运的她顶替入选了奥运会。那年,田佳19岁,是24支沙排队伍里年龄最小的队员。2004年,田佳王菲组合第一次接受奥运会的“大考”,当时她们已经在国际比赛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就在上下一致看好时,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她们被挡在了16强之外。
  冠军的光环后是趟进沙滩排球这滩“苦”水后的艰辛,作为一名沙排运动员,每天必须面对风吹日晒雨淋的自然考验,但田佳却直言她的命好。“我当然知道室内排球会有更好的训练条件和更高的待遇,但选择沙排不仅仅是让我有机会参加奥运会,1.78米的身高在室内排球的众多运动员中来说,我算是矮的。因此,沙滩排球对我而言,有更大的空间去发展也比较自由。”田佳用了一句田佳式语言解释上面这句话,“因为室内排球有6个人拦网,而沙排只有两个人。你说哪个自由?”
  
  玫瑰性格
  
  田佳开朗、率性、实在,是那种适合做朋友的女孩。采访开始之前,她先给我一个问题:“你说我这张照片像不像林心如。”她指着电脑上一张照片问记者。田佳觉得自己大大咧咧惯了,也经常丢三落四的。“妈妈总说:‘你别把人弄丢了,人一定要记着回来’。”说到这里,田佳也乐了。全运会冠军卫冕成功后,有记者在现场向她表示祝贺。田佳有些惊讶,“原来我们是蝉联冠军啊!我只觉得这次冠军拿得挺艰苦的,因为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
  在八一队,田佳有个脍炙人口的昵称“田熊”,这种叫法演变到最后,直接简称为“熊”,叫起来也许更亲切。田佳对于这个和她本人大相径庭的绰号,显得很释然。这个比较粗犷的名字拜她的队友们所“赐”,“以前在一队的时候我比较的虎背熊腰,(赵)蕊蕊她们觉得我的背比较好,就叫我‘熊’。练习沙滩排球晒黑后,她们又开始叫我‘黑熊’。”
  闲暇时间,她喜欢和朋友去K歌。“田熊”说,“我就是传说中的‘麦霸’。”然后一脸得得意地笑着。她喜欢阿妹(张惠妹)的歌,喜欢“笔笔”(周笔畅)的为人低调。可自从有朋友说她唱那英的歌曲,高音部分很像那英本人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把追捧偶像的范围扩大,田震的歌曲《铿锵玫瑰》也在包含范围内,“因为这首歌内容好,尽管是唱给女足的,但我还是止不住的喜欢。”
  喜欢归喜欢,还没有哪个重量级人物能超过刘德华在“田熊”心目中的地位。喜欢刘德华纯属被人“拉下水”,“以前在老女排,有个姐姐是他的粉丝,贴了一房子的海报,我进去的时候她就问我这个人帅不帅。”“田熊”用夸张的声音给我叙述着当时的情景。“那时侯,我只有十三四岁,‘免疫力’还不强,加上四大天王当时很流行。就这样变成了刘德华的粉丝。等进入一队后,那时女排只有一台8个频道的索尼电视,只要有刘天王出现,就听见满楼道都是队友大喊我名字的声音和我腾腾的跑步声。”
  王菲喜欢网球,19岁的新科法网冠军纳达尔成了首选偶像目标,因为他年轻,有朝气,有韧劲不服输,耐久力也比较好。当然,贝克汉姆那样有风度的男人也是她喜欢的类型。她心目中男朋友的类型要性格开朗,谈话投机,最好个子能比她高。最后一个要求对于1.84米的她来说,也许是个头疼的问题,但王菲有自己的小九九,“谁说外国人就不可以呢?”
  关于她们的性格,国家队缪指导的说法是,和田佳的奔放相比,王菲积极,比较平稳。王菲不太同意那么多人评价她是内向的性格。“我属于那种性格表现欲比较强的人,选择沙滩排球,我觉得这个项目更适合自己,主动性强。”“我觉得我属于双重性格的,能静能动。”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和而不同”。生活里的情趣各异,到了比赛中则完全成了默契的互 补。王菲网上有高度,爆发力好,扣球凶猛,发球破坏对方一攻的几率高,由于身高的原因,下三路防守相对较弱;田佳则球感熟练些,防守较稳定,但因身高的原因,进攻受一定的限制。十运会决赛上,当第二局16平时,王菲连续三个跳发直接得分,打破僵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田佳的稳固防守和传球。
  
  玫瑰心语
  
  在田佳眼里,爸爸比较“心狠”,因为爸爸觉得她应该能够承受得了训练中那些跌跌绊绊的委屈和辛苦。小时候手都冻裂了,但她仍然要倒在硬地上练习传接球。有时候,因为打不好球,就会被教练处罚在水洼里滚翻。
  在田妈妈的记忆里,从13岁的田佳出门直到现在,根本没有得到多少母爱。以前练得很辛苦,可她从来不在家叫一声苦。妈妈劝她说,“宝贝儿,你要是辛苦咱就不去了,咱歇歇。”但田佳每次都摇摇头说没事儿。田佳自己认为,那时候的确很苦,但她喜欢这个项目,因此擦破皮之类的小伤她根本就不觉得。
  王菲妈妈觉得,王菲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内向,喜欢美,生活小节都十分在意。也许是受当医生妈妈的影响,她喜欢干干净净的,甚至有点洁癖。
  2005年8月的国际锦标赛上,王菲收获了一枚对于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铜牌。在半决赛对阵美国队比赛中,她因为伤病和抽筋,含着眼泪被服务人员抬下场去。包括国际排联官员在内的很多人都建议她不要再打三、四名的比赛了,身体比名次更重要。但王菲坚持打完了这场比赛,“我觉得一生中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离你如此近。”
  2005年对于王菲来说,除了锦标赛以外她收获了一份珍贵的感动,她说这比她拿金牌还开心。“我这个人是比较平淡的,12岁之前每次都在家过生日,13岁到24岁就没怎么过过生日。近几年不是在飞机上去国外打比赛,就是调整倒时差,吃个生日蛋糕成了我最大的愿望。8月在奥地利打比赛的时候,组委会新闻官得知我是8月6日的生日后,当天就在比赛现场鼓动观众为我唱生日歌。赛后,其他国家的选手为我喷洒胜利的香槟。我感觉从未那样幸福过。”
  王菲小时侯的梦想是像妈妈那样当个崇高的白衣天使,再大一点她又觉得开个鲜花店是个很cool的事情,现在呢?王菲说,“因为风吹日晒,我们的皮肤都不好,假如不打排球了,我想开个美容院,为队友服务,然后给她们打折。”田佳说,“干体育时间长了之后,直率、自由并且心情比较舒畅,再加上我的性格,如果有可能我觉得当个老师不错,和学生在一起是个很高兴的工作。”
  “keep the ball flying”,像国际排联官方网站扉页上描述的那样,她们年轻,梦想飞扬。虽然在中国,沙滩排球项目还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但她们依然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像两朵静悄悄的玫瑰一样,在角落里快乐地绽放。
  责编/王津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