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四方宝鼎”的创意设计和历史韵味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宜兴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把中国历史上许多艺术器型完美地融合在紫砂之中,令人耳目一新、啧啧称赞,特别是青铜器之中的鼎,在古代作为一种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器具,紫砂匠人把青铜的材质改用了紫砂来制作,成为了一件非常实用的、具有紫砂方器特征的紫砂艺术作品,而且延伸出许多款式,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寄托。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四方宝鼎壶”,在设计的过程中希望把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于是参考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鼎的形式,然后通过紫砂的材质演绎出来,使其具有了现代意义的实用功能,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还能够感受到那种权力的威严和逐鹿九鼎的霸气,或者陈列起来欣赏也是一件可以彰显主人品味的艺术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关键词  紫砂壶;四方宝鼎;创意设计;历史韵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区域之一,饮茶的文化由来已久,茶器也随着饮茶方式的转变而不停地变换,直到明代的时候,煮茶逐渐演变成为泡茶的形式,端把的紫砂壶自供春创世以来,受到了文人雅士的热情追捧和大力宣传,成为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饮茶雅器,深入了寻常百姓家。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把中国历史上许多艺术器型完美地融合在紫砂中,令人耳目一新、啧啧称赞,特别是青铜器中的鼎,在古代作为一种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器具,紫砂匠人们把青铜的材质改用了紫砂来制作,成为了一件非常实用的、具有紫砂方器特征的紫砂艺术作品,而且延伸出许多的款式,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寄托。
  1  紫砂壶“四方宝鼎”的创意设计
   紫砂作品“四方宝鼎壶”(见图1)把传统紫砂方器和青铜器之中常见的鼎的形态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感受到紫砂艺术无穷魅力的同时,还能够穿越到历史的尘埃之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带给紫砂的悠远韵味。此壶壶身延续了“石瓢壶”相似的结构形态,是一个宝鼎的模样,梯形的设计使得壶身的棱线清晰有力,全手工镶接而成的块面如同壁立千仞一般;壶底置足,层次感十足;壶嘴直流,刚正有型,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通过直线和弧线的组合,完美地把方器刚柔相济、方中寓圆的特点展示出来,为整体增加了许多阴柔之美;肩部的转折处理颇见功力,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炉火纯青;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壶钮采用了桥型的设计,把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典型代表完美地融合起来,同时拿捏也特别称手;壶身的铭文“气韵天成”四字铿锵有力,金石味十足,使得此壶的青铜属性更加明显,宛如穿越历史而来的宝鼎,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意设计和艺术感受。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四方宝鼎壶”,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希望把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于是参考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鼎的形式,然后通过紫砂的材质演绎出来,使其具有了现代意义的实用功能,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还能够感受到那种权力的威严和逐鹿九鼎的霸气,或者陈列起来欣赏也是一件可以彰显主人品味的艺术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2  紫砂壶“四方宝鼎”的历史韵味
   鼎,是由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的陶器演化而来的,成为一种用金属制作而成用来烹煮食物的器皿,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而且鼎除了器型的设计比较独特以外,上面的纹饰也非常具有艺术审美和视觉冲击力,和紫砂壶结合起来也是相得益彰,所以在历史上许多紫砂壶采用了鼎的题材,装饰一些饕餮纹饰,赋予了紫砂艺术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气息。四方器在紫砂的造型中也非常普遍,需要紫砂艺人更多的技艺手法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还要求掌握泥料的特性和烧制的程度,才能够保证立面的平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件紫砂作品“四方宝鼎壶”从器型的设计创意来看,把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鼎的形态演绎出来,用来冲泡茶叶非常的合适,端放在茶座上面具有端庄、稳重之感,从文化的内涵来看,这样的一件紫砂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实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韵味注入其中,使得紫砂壶在长时间陪伴我们的时候绽放出更多的艺术魅力。
  3  结  语
   對于我们广大的壶友来说,最开始了解紫砂壶是从外观造型开始,然后才慢慢地接触泥料的优劣、工艺的运用等等,其实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真正的紫砂壶,泥料肯定是原矿泥料,具有独特的透气性,能够把茶叶的最原始滋味呈现出来。造型的设计就根据题材的灵感和自己的心境,慢慢创作、不断琢磨,最终呈现出来一件能够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作品,这就是紫砂匠人最大的欣慰,也是紫砂艺术长久不衰的最根本底色。
  参 考 文 献
  [1]赵宣.浅谈紫砂壶“鼎炉”的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11):15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时代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制壶匠人们也大胆地打开思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一杆进洞”这件作品就将紫砂壶与高尔夫球结合了起来,极富新意和趣味。这一别致的造型中包含了美好的祝愿,创作力图通过这样非常形象的艺术表现方式祝福大家都能事事顺遂、旗开得胜。  关键词 紫砂壶;一杆进洞;创意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世界中一颗耀眼的紫色明珠,它有陶的淳朴,有瓷的精美,并具有一般陶瓷茶壶所无
摘 要 紫砂陶是中华陶瓷文化的瑰宝,从民间认知到国家标准,良好的透气性是其独特属性,然而技术上一直未能测得其透气性。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动态热平衡的测量方案,结果表明,紫砂陶的透气性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相同,是一个蒸腾扯拉力驱动下毛细孔不间断泵水的输运过程。这种输运过程颇为强烈,容量二百毫升左右的紫砂器,每分钟可排出气态水数百毫升。  关键词 气孔;多孔材料;毛细现象;蒸腾作用  基金项目:无锡市
摘 要 从紫砂的材质到工艺的制作,再到文化韵味的凸显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不断地揣摩和专研才能够有收获。宜兴的紫砂艺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之中成长,在泥凳旁边耳濡目染,在不停歇的捣泥声中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呈现出紫砂艺术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旭茂壶”,更多的细节体现在壶嘴、壶把衔接得精细处理、壶身的明针工艺等等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大多数的壶友刚开始接触紫砂的时候,总
摘 要 陶瓷碎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是陶瓷艺术创新求变的结果,其具有传统审美、创新审美、地域审美等重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和自然生态保护、满足精神需求、社会文化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陶瓷碎片;价值与意义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项目《陶瓷碎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YS20223。   陶瓷碎片虽然在本质上属于陶瓷废弃物,但其形
摘 要 多穆壶是蒙古、藏族用以盛贮酒水、酥油茶等饮品的器皿,多穆壶出现在元代,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不断发展,在清中期达到鼎盛,逐渐从实用器发展为礼器。多穆壶与西藏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清朝统治者对藏传佛教恩礼有加。制作多穆壶除赏赐佛教高僧以外,宫中重大场合也多有使用,这些多穆壶造型别致、材质丰富,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关键词 多穆壶;陶瓷;汉藏交流  0 前 言   目前已知最早的多穆壶是
摘 要 陶刻、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活力,紫砂绞泥技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