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尺度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评价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故障树及概率分析方法,对九龙江流域氮的流失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通过建立故障树定性分析了九龙江流域氮流失的主要风险来源.结果表明,氮流失风险大小主要与肥料施用、畜禽养殖废物的处置及农田耕作有关.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土地利用、土壤等数据的计算,结合田间调查结果与专家意见,确定故障树基本故障事件概率,继而对氮流失风险进行定量评价.最佳管理措施模拟评价结果表明,降低施肥水平,在养殖场周边建立植被过滤带,增加河岸林截留入河沉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氮流失风险,在九龙江流域可以考虑优先实施.
其他文献
1,1高发风险大①被猪“无名高热”侵袭过的猪场,有可能存活下来大量的病原(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个别猪只会成为带毒者,自身不发病,但会感染其他猪,使之出现呼吸道疾病综合征。②
环境是影响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猪群健康、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猪场对保育猪的生活环境特别重视,做了大量改革。地
我国是世界蛋鸭养殖大国,仅浙江省每年的蛋鸭存栏就达到2000万羽、产值46亿元。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天然水面养殖蛋鸭的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突出的环保和防疫缺陷,具体如下。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坏死性肠炎.慢性病例多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该病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猪场时有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管理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管理技术、模式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其中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