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漫画是生活的缩影,其形象、生动、幽默的表现手法,令人忍俊不禁,看后引人深思,深受学生们普遍喜欢。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合二为一,为学生开创了一片作文的新天地。
【关键词】小学教育 漫画 日记 作文 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85-02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漫画是生活的缩影,以其形象、生动、幽默的表现手法,令人忍俊不禁,看后引人深思,深受学生们的普遍喜欢。而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合二为一,为学生开创了一片作文的新天地。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趣
学生怕作文,老师也怕。作为语文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引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孩子自主习作打开一扇美丽的
窗。一次课外书的调查中,班里竟有一半以上的人喜欢漫画。这时,一个想法油然而生,写漫画日记。读漫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美好的内心体验,教师引导将其诉诸笔端。这样,基于愉快阅读体验的漫画日记,是儿童吸收之后的倾吐,感悟之后的升华,是一种融积累、表达为一体的习作新天地。
活动伊始,学生热情高涨,群情振奋。两年多来,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
(一)漫画作品,精挑细选
选好漫画,是写好漫画作文的基础,并不是每幅漫画都适合学生写作。内容健康的漫画能使人积极向上,心灵受到净
化。丰子恺先生有一幅名为“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漫画,漫画中那个可爱的孩子看见凳子光着四只脚,怪难看的,便把自己的鞋子给它穿上,又把妹妹的鞋子也给它穿上,自己却光着脚丫蹲在地上。他在给凳子穿鞋时的神态是认真的、专注的,仿佛在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他的善良、纯真、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极有感染力,看后一种莫名的亲切弥漫心田。推荐学生阅读后,学生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也让我感受到好的漫画所给人带来的心灵洗涤。又如《父与子》这则漫画侧重于故事性,情节生动,趣味横生。“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大胡子父亲正准备就餐,不料围裙妈妈却差遣他寻找刺猬头儿子吃饭,
……刺猬头儿子趴在地板上,沉浸于书海之中……刺猬头儿子无奈地坐在餐桌上,却发现大胡子父亲不见了。呵呵,原来大胡子父亲也趴在地板上,正出神地翻阅着刚才那本书……”。像这一类故事性强的漫画更易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易于文字表达。
(二)联系课文,画画写写
学习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漫画。如教学综合活动《家园的呼唤》后,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调查了解进行画漫画,接着再进行作文,激发了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又如有的同学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有感而发,写了篇读后感《可恨的强盗》,还配了一幅精彩的漫画“强盗”;有的从《走遍天下书为侣》创作了《书虫》……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课文的外延扩大了,学生以课文为蓝本,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绘画水平,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记录生活,原汁原味
学生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这些事若用画面表现出来就是一件很好的漫画作品。如针对班级中互相取绰号一事,创作的“老师,‘猪头’叫我绰号!”,看后令人忍俊不禁,流淌出来的文字自然真实。
(四)描绘幻想,大胆创新
小学生都爱幻想,爱做梦,所以,也可以把他们的一些幻想或梦想画成有趣的漫画作品。如梦想得到所有老师的喜爱,梦想飞上蓝天,梦想获得超常能力。这样的漫画作品既能体现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让学生有话可写。
(五)宣泄心情,口吐真言
成人有成人的烦恼,孩子有孩子的苦闷。通过涂鸦,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宣泄自己的不满,这样的作品不但会有生命力和冲击力,还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得明朗。学生认为自己星期天老是不能自由玩耍,于是创作了“黑色星期天”的漫画,文章亦情真意切;又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非常粗暴,动不动就出手打人,就创作了一幅“别动”,还小诗一首……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旨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如果将漫画内容看作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叩开儿童思维情感的大门。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都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故事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让画面人物变成有外貌、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漫画,从漫画中一个个故事入手,仔细观察画面,从画走入作文,加强漫画作文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作文。
(一)悟意
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是第一关。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义一
样,审读漫画同样要摸清画了什么内容。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有哪一方面隐含着意义?如《真爽!真痛!》画面勾画了一个小学生调皮贪玩的个性,同时也提醒孩子们玩时要注意安全,规范自己的行为。《方便筷子的自述》通过一棵棵大树变成一双双筷子,批评人类破坏森林的行为,也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二)选点
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探。一幅漫画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如《比美》这幅漫画,从“什么是真正的美”这一点进行写作,得出:美由内外之分,外表美是看得见的,内在美是深藏的,真实的,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 (三)引发
所谓“引发”,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同学们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学生认真研读了“漫画”,绝不会一笑了之,在“笑”的过程中走进了思考的世界。在漫画日记前,有不少同学常常说:“我天天在生活着,却没有什么生活发现。”而漫画日记使学生克服了自己的思想贫血症,那一幅幅漫画时时在提示:怎样发现生活的真谛?怎样揭示生活的内涵?我们知道,在漫画作文中,有一类漫画作文,必须运用联想的法宝,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如《早起》,画面告诉我们家长在不停地催促孩子早起读书,而两个小孩儿却迟迟不愿起床。由画面可以联想到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或者是因为懒惰,怕苦怕累不想起床;或者是被父母溺爱而不听父母的话;同时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如《安全第一》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就会飞跃到:马路上的交通安全,大商场的安全出口,建筑工地上的人身安全,煤矿的安全事故,……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了,视作文为乐事。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妈妈,快把趋蚊器插上》、《森林运动会》、《书的吸引力》、《转换》、《书包要减肥》等一批具有生活气息的漫画日记出现了。
四、一枝一叶总关情——陶冶
漫画都能切入生活的底蕴,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寓漫画于日记,学生视日记为乐事,变画成文,既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又使学生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
如围绕“家园的呼唤”主题综合活动,利用语文课、班队课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鼓励学生走进家园,倾听家园的诉说,让学生从周围环境污染的种种现状,增强环保意识。在以上基础上,要求学生创作有关环保的漫画,心中有了素材,脑子中就形成了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鱼儿的自白》、《有家难归》、《秃头树》等,每一幅画都主题鲜明,学生在评论时,漫画作品中的是与非、美与丑、文明与野蛮,学生都分得清,道得明。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变画成文,用作文形式表达关心社会,明辨是非、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赏析
成功的体验最能增强人的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老师和同学对漫画日记的认可,是学生写漫画日记的一股强劲的动力。学生赏析他人的漫画日记时,以欣赏为宗旨、以学习为目的,尽力去发掘同伴日记中的优秀之处,可以从多个角度,画面内容、选材立意、局谋篇、谴词造句等评析,真正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
总之,一本本细心呵护的漫画日记本,一幅幅内容丰富的漫画,一篇篇生动流畅的故事,是学生主动习作的最好证明。漫画日记,打开了孩子一扇扇心灵之窗,又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孩子的心潮上吹起波澜,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也为孩子构建了一个心灵的新天地。
【关键词】小学教育 漫画 日记 作文 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85-02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漫画是生活的缩影,以其形象、生动、幽默的表现手法,令人忍俊不禁,看后引人深思,深受学生们的普遍喜欢。而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合二为一,为学生开创了一片作文的新天地。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趣
学生怕作文,老师也怕。作为语文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引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孩子自主习作打开一扇美丽的
窗。一次课外书的调查中,班里竟有一半以上的人喜欢漫画。这时,一个想法油然而生,写漫画日记。读漫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美好的内心体验,教师引导将其诉诸笔端。这样,基于愉快阅读体验的漫画日记,是儿童吸收之后的倾吐,感悟之后的升华,是一种融积累、表达为一体的习作新天地。
活动伊始,学生热情高涨,群情振奋。两年多来,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
(一)漫画作品,精挑细选
选好漫画,是写好漫画作文的基础,并不是每幅漫画都适合学生写作。内容健康的漫画能使人积极向上,心灵受到净
化。丰子恺先生有一幅名为“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漫画,漫画中那个可爱的孩子看见凳子光着四只脚,怪难看的,便把自己的鞋子给它穿上,又把妹妹的鞋子也给它穿上,自己却光着脚丫蹲在地上。他在给凳子穿鞋时的神态是认真的、专注的,仿佛在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他的善良、纯真、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极有感染力,看后一种莫名的亲切弥漫心田。推荐学生阅读后,学生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也让我感受到好的漫画所给人带来的心灵洗涤。又如《父与子》这则漫画侧重于故事性,情节生动,趣味横生。“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大胡子父亲正准备就餐,不料围裙妈妈却差遣他寻找刺猬头儿子吃饭,
……刺猬头儿子趴在地板上,沉浸于书海之中……刺猬头儿子无奈地坐在餐桌上,却发现大胡子父亲不见了。呵呵,原来大胡子父亲也趴在地板上,正出神地翻阅着刚才那本书……”。像这一类故事性强的漫画更易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易于文字表达。
(二)联系课文,画画写写
学习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漫画。如教学综合活动《家园的呼唤》后,又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调查了解进行画漫画,接着再进行作文,激发了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又如有的同学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有感而发,写了篇读后感《可恨的强盗》,还配了一幅精彩的漫画“强盗”;有的从《走遍天下书为侣》创作了《书虫》……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课文的外延扩大了,学生以课文为蓝本,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绘画水平,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记录生活,原汁原味
学生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这些事若用画面表现出来就是一件很好的漫画作品。如针对班级中互相取绰号一事,创作的“老师,‘猪头’叫我绰号!”,看后令人忍俊不禁,流淌出来的文字自然真实。
(四)描绘幻想,大胆创新
小学生都爱幻想,爱做梦,所以,也可以把他们的一些幻想或梦想画成有趣的漫画作品。如梦想得到所有老师的喜爱,梦想飞上蓝天,梦想获得超常能力。这样的漫画作品既能体现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让学生有话可写。
(五)宣泄心情,口吐真言
成人有成人的烦恼,孩子有孩子的苦闷。通过涂鸦,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宣泄自己的不满,这样的作品不但会有生命力和冲击力,还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得明朗。学生认为自己星期天老是不能自由玩耍,于是创作了“黑色星期天”的漫画,文章亦情真意切;又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非常粗暴,动不动就出手打人,就创作了一幅“别动”,还小诗一首……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旨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如果将漫画内容看作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叩开儿童思维情感的大门。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都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故事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让画面人物变成有外貌、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漫画,从漫画中一个个故事入手,仔细观察画面,从画走入作文,加强漫画作文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作文。
(一)悟意
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是第一关。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义一
样,审读漫画同样要摸清画了什么内容。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有哪一方面隐含着意义?如《真爽!真痛!》画面勾画了一个小学生调皮贪玩的个性,同时也提醒孩子们玩时要注意安全,规范自己的行为。《方便筷子的自述》通过一棵棵大树变成一双双筷子,批评人类破坏森林的行为,也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二)选点
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探。一幅漫画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如《比美》这幅漫画,从“什么是真正的美”这一点进行写作,得出:美由内外之分,外表美是看得见的,内在美是深藏的,真实的,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 (三)引发
所谓“引发”,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同学们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学生认真研读了“漫画”,绝不会一笑了之,在“笑”的过程中走进了思考的世界。在漫画日记前,有不少同学常常说:“我天天在生活着,却没有什么生活发现。”而漫画日记使学生克服了自己的思想贫血症,那一幅幅漫画时时在提示:怎样发现生活的真谛?怎样揭示生活的内涵?我们知道,在漫画作文中,有一类漫画作文,必须运用联想的法宝,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如《早起》,画面告诉我们家长在不停地催促孩子早起读书,而两个小孩儿却迟迟不愿起床。由画面可以联想到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或者是因为懒惰,怕苦怕累不想起床;或者是被父母溺爱而不听父母的话;同时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如《安全第一》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就会飞跃到:马路上的交通安全,大商场的安全出口,建筑工地上的人身安全,煤矿的安全事故,……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了,视作文为乐事。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妈妈,快把趋蚊器插上》、《森林运动会》、《书的吸引力》、《转换》、《书包要减肥》等一批具有生活气息的漫画日记出现了。
四、一枝一叶总关情——陶冶
漫画都能切入生活的底蕴,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寓漫画于日记,学生视日记为乐事,变画成文,既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又使学生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
如围绕“家园的呼唤”主题综合活动,利用语文课、班队课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鼓励学生走进家园,倾听家园的诉说,让学生从周围环境污染的种种现状,增强环保意识。在以上基础上,要求学生创作有关环保的漫画,心中有了素材,脑子中就形成了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鱼儿的自白》、《有家难归》、《秃头树》等,每一幅画都主题鲜明,学生在评论时,漫画作品中的是与非、美与丑、文明与野蛮,学生都分得清,道得明。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变画成文,用作文形式表达关心社会,明辨是非、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赏析
成功的体验最能增强人的信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老师和同学对漫画日记的认可,是学生写漫画日记的一股强劲的动力。学生赏析他人的漫画日记时,以欣赏为宗旨、以学习为目的,尽力去发掘同伴日记中的优秀之处,可以从多个角度,画面内容、选材立意、局谋篇、谴词造句等评析,真正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
总之,一本本细心呵护的漫画日记本,一幅幅内容丰富的漫画,一篇篇生动流畅的故事,是学生主动习作的最好证明。漫画日记,打开了孩子一扇扇心灵之窗,又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孩子的心潮上吹起波澜,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也为孩子构建了一个心灵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