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与海昏侯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马王堆墓与南昌海昏侯墓同属西汉大墓,两者在时代和级别上也很相似,同在王侯封国体系内,墓地都在南方,纬度和自然环境基本相同。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千秋。
  长沙马王堆墓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文化遗产。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
  
  1972年1月,经国务院发文批准,考古队正式对神秘的墓葬进行了科学挖掘,显示出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属于大型的古代墓葬。1月16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是一个方形的墓,深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墓坑的底部摆放着4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揭开椁板是地下宝库: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边的边厢里填满了珍宝。
  11月18日,二、三号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了。三号墓出土的大量帛书是此墓中最有价值的文物。此墓中的三层棺都已开裂,覆盖包裹尸体的衣衾严重腐朽,尸体仅存骨骸。发掘结果表明,二号墓在唐代就已被盗,后又经多次盗掘,破坏极为严重。细心的考古工作者还是从墓室泥土中筛出了3枚印章,上面分别刻有“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字样,对于确定墓主人及墓葬年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证明了二号墓墓主确实是第一代轪侯、长沙异性诸侯国丞相利苍。其余两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
  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墓葬群的整体保存状况
  
  马王堆汉墓,只发现墓穴,墓园没有保存下来,而且丞相利苍的墓在唐代就已被盗,其后又经多次盗掘,破坏极为严重,棺椁倒塌,大量文物被毁,墓主人遗骸散乱不堪。而海昏侯墓,墓室没有受到盗扰,有完整的墓园,遗址保存完好。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具有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价值非常巨大。墓园近旁还发现海昏侯国的国都、紫金城城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属于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其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有利于后续系统、深入的进行研究。用专家的话来说——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在我国考古史上也是第一次。
  出土文物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而海昏侯墓中的文物目前有一万多件,从出土文物数量上看,海昏侯墓是马王堆汉墓的3倍多。
  自2011年开始发掘至今,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 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等285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出土的真车马陪葬坑内出土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用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最早的孔子画像等各种文物总量达两万多件,不少文物还是首次发现。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推进和一项项震惊世人的考古结果的公布,相关纪录不断被刷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创下国内考古发现多个第一: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黄金堆”出土,最早“孔子像”面世,堪称汉玉巅峰的精美龙凤纹玉佩的惊艳出土…… 围绕着这座西汉侯墓,专家们可以说出十几个“最”来彰显海昏侯墓的重要性。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绝对是一个“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中也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
  汉代金饼的含金量较高,这种饼块状的黄金货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金属称量货币阶段。除了金饼外,汉代黄金货币的形式有马蹄金、麟趾金和金五铢等。“一枚马蹄金约等于一万枚五铢钱,马蹄金虽然可以当钱用,但一般不流通。 ”考古队长杨军告诉记者,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马蹄金,其中不少看起来也像是麟趾金,具体还要等待修复之后确定。
  
  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套 2000 多年前的铜环权,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砝码。汉代,汉武帝执政后,历经了六次币制改革,最后推出了上林三官五铢。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铜环权一套,总共12 枚,大小不一,都是环形,为青铜材质。主要是用来称钱或像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据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这套铜环权在江西是首次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度量衡有重要价值。   《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里的“事”字,是侍奉、供奉的意思。“事死如生”是古代的一种葬制,意思是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文献记载称,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西汉海昏侯墓的主人也不例外,他也希望“事死如生”。专家称,作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西汉海昏侯墓成为汉代“事死如生”葬制的一个全新样本。
  继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西汉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帝王之墓,要么早年被盗掘一空,要么至今未被发掘。所以,规格高、规模大的王侯墓葬,成为汉代玉器的主要来源。通过海昏侯等墓葬中的玉璧、玉磬、玉衣、玉剑具等琳琅满目的珍室,我们可以想象汉代人对玉器的痴迷程度。长达2000多年的岁月里,海昏侯墓的主人与其珍爱的玉器长眠于地下。历经岁月沧桑和地质变迁,它们一直安眠在番阳湖畔。其间,它们所在墓园遭遇过数次地壳沉降,屡遭洪水侵袭,甚至还经历过一次地震。2000多年后,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层,清理掉淤泥后,玉环、玉璧、玉佩、玉璜······它们依旧保持着墓主刚入殓时的光泽。
  跟随这些礼器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3把“金丝玉剑”、数枚白玉印章;淤泥中,专家甚至还能找到很多未抛光的和田玉毛坯或半成品。据说,这是海昏侯刘贺的收藏品,他不仅喜欢收藏成品玉,也热衷收集各种玉料。当然,此人还收集先秦的各种青铜礼器、兵器,成捆出土的青铜剑,就出现在一间类似“收藏室”的库房中。
  墓主人地位
  海昏侯墓牵扯到的历史背景更多,更复杂。 从制式上看,马王堆汉墓是按楚制埋葬,海昏侯墓是典型的汉制。从墓主人身份上来说,马王堆汉墓1、2号墓的主人,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夫人辛追。利苍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后分封为轪候。而海昏侯墓如今大量出土文物的证据链都指向刘贺——一个当过王、帝、侯的人。所以,杨军认为,此墓是王的规模、侯的规格、皇帝的规制。像这么多金饼和马蹄金,也不是列侯可以享用的东西。至于目前还未打开的棺柩里,很可能还会有他当皇帝时留下的用具。
  镇墓之宝
  马王堆汉墓的镇墓之宝,是保存了2000多年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却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辛追女尸,是世界上最早真正以人工墓葬保护下来的软体古尸,墓室的密闭程度好,环境恒定,所以有机物保存很好,没有被侵蚀。而海昏侯墓所在地方,在公元318年发生过一次地震,破坏力大,导致椁室局部坍塌,所以,不太可能保存完整尸体。也正因为马王堆汉墓当时的密闭环境,另一宝贝,那件女衣——素纱襌衣,才能保留下来。素纱襌衣,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但海昏侯墓发掘至今,极少发现有丝织品,就算有痕迹,也很脆弱,甚至说不出是什么。比如,发现一个类似于头冠(帽子)的东西,但保存非常差。
  “从考古价值和文物珍贵程度来说,两者无法进行比较,精美程度也相当。”考古领队杨军这样说,“但是从文物数量、墓园规格和墓主身份角度来说,海昏侯墓已超过马王堆汉墓。”
其他文献
闭目养神是我国先民修身养性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收效明显的方法。闭目养神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闲暇之时,闭目养神,持之以恒,定会获益。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闭目养生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闭目静心:在日常诸事纷扰、头昏脑涨之时,找一处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自然下垂,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
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一群甘于寂寞的中国科学家——南京大学闵乃本等5位教授。从1986年至2005年,他们20年埋头于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不断追求和创新,在这个领域,中国科学家引领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5个人,20年,加起来正好100年,这个百年功夫真是了得。人们常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来赞赏那些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搞科研正是如此,没有超乎常人的耐力和
上海出台《城市设摊导则》,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以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此前,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也纷纷对马路摊点有条件解禁。长期以来,马路摊点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摊贩们不断与城管人员上演着“猫逮耗子”的游戏。马路摊点给市民带来购物便捷等益处的同时,也带来脏乱差等弊端。对马路摊点,封杀,还是解禁,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小地摊不仅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且能成为城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见成效的重要时期。湖北作为中部文化大省,必须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步伐,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新局面。  以战略性、前瞻性的视野把握当前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领域也会出现一些新趋势与新现象。对于湖北而言,机遇与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当前,湖北省正处于全面加快
只需要借鉴书中的一部分内容,买下整本书太贵,书店又不允许复印,怎么办?干脆悄悄地“拍”下来。随着数码相机和摄像手机的普及,部分“拍书”一族免费获取书上内容已不是新鲜事了,这一现象给书店带来了无奈。  “拍书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出版物贪大求贵,追求大部头、高价位、精装本,而忽视了一些印刷精巧、价格低廉、内容充实的读物在普通读者心目中的影响力。出版读物,应把传播文明放在第一位,面向大众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召集100多家医药企业开会。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上书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建议文稿说,“药品降价已经进行了10年,全国性大规模降价21次,声势很大,实效却不大。这说明如果不从‘以药养医’的根上下手,再干10年,再降100次价,也解决不了问题。”  “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一直是我国医疗体制的顽疾之一。据透露,“目前大医院药品收入平均约占医院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节等法定节假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透露,国家发改委已就最后意见稿征求了多方意见。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透露,这个政策很快就要落实,明年可能会实现。  近几年,关于如何调整法定节假日的问题,每每总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激辩,而激辩的结果却总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调整法定节假
网络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高中选修模块之一的《网络技术应用》却非常滞后,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网络技术应用》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的体系结构过于呆板    教材编写者更多地考虑了教材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知识的呈现多是由总到分,由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这实际上是延续了大学教材的编写方式,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中学生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中学生更
新闻媒体要以文育人  新闻媒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充当着真正意义上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要想完成这一使命,核心是要把握八个字“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媒体的职责是育人。媒体人要做到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需,说老百姓想听爱听的话,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传输形式,这里有个准则要把握,即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文化是前提。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要能够准确把握文化美的内涵,将更多的美传
“伊锦园”是北京的“天价饭店”之一,据京城高档餐饮店的经营者透露,来这里吃饭的只有20%~30%是个人消费,70%以上是公费埋单(基本都是企业埋单)。一般是什么行业赚钱多,什么行业来的人就多,像石化系统、电信系统、房地产开发行业……  有钱人越来越多,北京堪称富人集中之地,有经济实力到“伊锦园”这等“天价饭店”去消费的人自然不少。问题在于,“超过70%的消费来自于公款”的说法,提醒我们必须看清: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