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阵地,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主渠道。因此,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将数学学习更多地与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有效融合,倡导让学生用智慧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判断生活现象,善于将生活现象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学会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浓厚兴趣的生活案例,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时刻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如折扣问题、利率问题、手机话费问题等引入数学课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生成的情境,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无穷的热情,才会始终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不断深入,不断挖掘,不断质疑,充分展现自己的灵性与智慧,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放飞身心、展现自我的舞台。如用问题“一张纸对折20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对数的概念,用“四人排成一排照相一共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引入排列的概念,用“体育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引入概率知识,用木工师傅弹墨线引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数学知识。同样,自行车架、房屋支架、钻机铁架的骨架中,都包含三角形,是运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性质,等等。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认知过程。
  传统的数学课堂,给人的印象是枯燥的公式,单调的数字,刻板的教师,伴随着周而复始的机械运算。也正是在这样的课堂中,数学逐渐沦落为毫无生气的运算的代名词,丧失了应有的鲜活与灵性,学生也在这样的重复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我们要想让数学课堂重新焕发起生命的光彩,彰显出灵性与活力,使数学课堂风生水起,不时闪动智慧的火花,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枯燥抽象的格局,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则是首选。它运算速度快,画图便捷,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如在教学“函数”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画图功能,将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过程直观地演示出来,实现数形结合,让学生快速理解了数学知识。此外多媒体的音、形、色等多维刺激更可丰富学生的感官,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再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运用课件,随着数据的输入,屏幕上很快呈现出不同的函数图像,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无论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都变得轻松起来,教学的重难点也水到渠成地得以突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不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晦涩难懂,而且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渐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
  三、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蕴含到适当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创设自主学习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预设,给学生呈现精彩的问题情境,引发他们内心产生自主质疑的欲望。其次,要积极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各种观点自由碰撞的舞台,让他们在开放的氛围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当学生的结论不够全面,有待完善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培养他们自主思维、自主创新的能力。如在教学有关“球冠”的内容时,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用三个平行平面截一个球,恰好将球的一条直径分成四等分,那么截得的球面的四部分面积大小怎样?此时,我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猜想,很多同学都猜测是两头面积小,中间的两个“圈”的面积较大。最后,我说:“看起来大家好像是对的,两头好像要小一点,中间的圈好像要大一些,可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否正确呢?我们今天学习了新的内容‘球冠’之后,就可轻松得出正确的结论了。”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新课,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而且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也理解得更深刻。
  四、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放飞学生的身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试想,那种僵硬消极的师生情感,怎能激起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又怎会在数学课堂上思维活跃,意气风发呢?因此,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冷暖,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敞开心扉,打开思维的闸门,尽情展示,畅所欲言,使数学课堂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总之,新的课程理念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变革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使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数学教学也才会真正达到高效。
其他文献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被突破,是评价数学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如何确立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活动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策略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教学重点和难点较以往发生了很大
摘 要: 开展情感教学,增进师生感情、展现数学魅力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情感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功效。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功效  情感是人与人交流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数学教学以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
摘 要: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育工作者的难题。本文作者试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出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简要地论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学习积极性 提高策略  1.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意义  1.1积极主动的学习是社会和时代的趋势  当今世界国际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
摘 要: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逻辑发展的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策略之一。作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创设趣味性、生活性、疑障性、活动性等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境 趣味性 生活性 疑障性 活动性  一、创设趣味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