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关系二重性的伦理审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妇女观刍探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化和创新了费尔巴哈的“人是类存在物”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公妻制观念的批判,阐述了他在妇女问题上的人本主义伦理学思想,即性别关系包含“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的“意识”能够帮助实现由差异性过渡到统一,最终实现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马克思的这些阐述,隐含了妇女解放的伦理文化条件,也提示了妇女解放的基本路向,是马克思妇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如何协调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湖南省经济持续发展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度、就业弹性及所有制
在一般人看来,"国学"属于人文学科,主要表现的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通过对"国学"定义的讨论,对我国古代数、理、化、天文、中医等科学内容的阐述,表明国学中应包含自然科
对 1 996~ 1 997年机动车尾气监测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估算出 1 998年长沙市各类型车辆年排污总量及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CO、NOx 对大气污染的分担率 ,并对今后的机动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