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才能使口语交际课起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景呢?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启示下,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有话可说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進行口语交际。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走进课本,再现情景
  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安排适量的表演,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舞台,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呢?”学生的回答往往有些浮泛,教师千方百计想要引导学生说出更深刻的见解来,可往往到了最后是教师自己将这个答案说了出来。我在教学时,《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角色,及他们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感情朗读后,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同学们将故事里的情景惟妙惟肖地表演了出来,这时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说出文中所讲述的道理,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供示范,创造情景
  在口语交际课上,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请同学们交流,学生的回答却很浮泛,达不到训练的标准与目的。其实恰恰是我们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最大的特点便是模仿。如在教学“花”的时候,我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花,刚开始,学生只说花的秆怎么样,叶怎么样,花朵怎么样,几句话就描述完了。后来我让学生回顾课文中描述花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用上了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和自己合理的想象,话语一下子生动了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
  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有话可说,接下来就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
  (一)认真观察,合理想象
  观察是语言的基础,想象是语言的翅膀。在交流表达之前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交流的对象,了解其外部特征和内在精神,并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其进行描述,这样的语言才是生动的、活泼的、有生命的。
  (二)加强积累,实践运用
  语言是花朵,词汇是花瓣。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行口语交际时才能口吐莲花,妙语如珠。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词汇的积累。学生词汇的积累需要教师的要求引导与检查巩固。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摘录笔记,不仅要求学生摘录课本中的好词好句,还要摘录课外读物中的好词好句,以备己用。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多途径地训练,让每个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李振江,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林业局教育局。
其他文献
近日,我省9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部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2017年度统计调查审核.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开展2017年度火炬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火字〔2017〕146号),厅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性渍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62例,均予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立,下地活动时打弹力绷带等一般治疗,同时内服活脉胶囊并外用愈冰散,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
目的探讨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DVT患者63例,
目的在健康管理视角下,从需要层面、供给层面、政策与理论层面整合探讨村卫生室健康服务适宜项目集合,为相关研究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改进、完善村卫生室健康服务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