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重度烧伤病人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措施,总结我院接收的2例重度烧伤无意识患者的深静脉置管护理经验。方法:深静脉置管术护理。结果:2例重度烧伤无意识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后,患者的补液通畅且及时,为烧伤后期的治疗赢得时间。结论:深静脉置管能够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能够解决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感染期输液量大、药物渗透压高、刺激性强、输液速度难达到治疗要求的需求,能够提升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水平。
【关键词】重度烧伤;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18-02
引言
热、化学腐蚀、电能放射线、有毒烟雾以及气体均会造成人体肌体烧伤。按照病情的发展,烧伤可以分为休克期、感染期以及修复期。针对烧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不仅仅肌体组织结构受损,同时还会造成一些病理以及生理变化,更为严重的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烧伤是一项治疗时间较长的外科伤病,在治疗期间病人一般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护理在整个治疗期间尤为重要。“11·28”河北张家口爆炸事故发生后,我院接收了两例重度烧伤患者,本次论文将以此作为案例,总结重度烧伤患者中深静脉置管护理经验。
1 临床资料
收治2名患者,均为Ⅲ度烧伤。治疗期间为休克期。
2 置管方法
采用美国ARROW牌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肝素钠生理盐水5ml,普通输液管,深静脉穿刺包,2%利多卡因,碘伏消毒液等。
2.1 穿刺部位选择
鉴于患者的烧伤面积大,病人穿刺部位选择较为困难。针对男性患者,先后采取了右股静脉、右腋下静脉、左股静脉,右锁骨内静脉,右颈内静脉,现为右腋下静脉内置管。女性患者的烧伤面积更大,超过百分之九十,穿刺部位选择更加困难,先后采取了右股静脉、左股静脉、左腋下静脉置管,目前该患者采取的左股静脉置管。
2.2 穿刺方法
深静脉置管危险性较高,操作难度大,需要麻醉科医生以及烧伤专科的医生共同操作,并且护士在旁协助。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置管外部皮肤运用碘伏消毒,消毒面积大于1Ocm,经过创面的置管需要采取碘酊进行消毒。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为烧伤患者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能够及时补偿液体需求量。置管操作的时间为5-15分钟。
3 置管护理
3.1 密切观察并勤加换药
静脉内置管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穿刺处的状况,关注穿刺部位是否保持干燥、洁净。一旦穿刺部位出现大量的液体渗透并且患者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情况,应当及时对穿刺点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检测。同时提升换药的频率并对药敏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跟踪。在本次的烧伤护理中,两例患者不定期出现了发热、血压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立即拔出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
3.2 预防导管脱出的护理
发生导管脱落的原因为皮肤潮湿、病人多动、缝线断开、导管牵拉、以及敷贴不牢靠等原因。在此次导管护理中,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不存在多动情况。为此需要每天更换敷贴,在操作时应该顺延导管的方向由下至上的揭开,以免带出导管。在输液器连接后注意不可过高以及太远的滴注,保障输液管预留一段病人活动的长度。在此次输液中使用了延长管。严格检查管路的接口有无松动,保证紧密结合,且认真摆放管路,避免翻身时拖出,且翻身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翻身后立即检查管路,确保其稳妥。2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尚未出现脱管情况。
3.3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护理
首先,保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穿刺点感染。目前两例患者均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置于重症监护室,需要保证严格无菌环境。我院感染管理部门加强督导工作,严格监督医护人员带入病房的医疗器械,包含呼吸机,注射泵上等细菌培养检查,加强对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监督,确保患者无菌环境。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病房。针对患者的穿刺部位以及周边皮肤进行每日消毒一次,并用无菌敷贴进行覆盖。患者每日更换输液器,再更换新的液路前先用酒精纱布擦拭旧的三通管路,结束后更换无菌手套实现新的液路更换。三通接头保持一天一换的频率,一旦出现污染需要立即更换。
其次,强化空气栓塞的护理。在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检查输液系统中各个接口是否进行了稳固固定,是否会有漏液以及脱落的风险事件发现。在更换输液管时必须要先阻断中心导管,防止连接头漏液现象产生。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情况。
第三,密切关注穿刺部位的敷贴局部是否发生了肿胀情况。鉴于留置导管長时间置于体内,封管次数较多,并且部分病人的肝脏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在火灾事故中受到了影响。为此必须要定期对病人的凝血时间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医生。
第四,密切关注静脉炎发生情况。深静脉置管时间长极易引发患者静脉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产生,我们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留置导管肢体有无红、肿、痛的同时,同时也需要做好导管冲洗工作,必要时抗凝剂冲洗,严防血栓形成。
3.4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护理
在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尿量、心率以及呼吸情况、中心静脉压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一旦患者的腹腔内压出现升高后,下腔静脉压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测定的数据不够准确。在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时必须要保证无菌操作,防止空气栓塞的情况发生。测压管的零点位置与右心房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在体位发生变化后要注重调整。另外,各个导管需要保持通畅,以免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
3.5 封管以及拔管护理
在每次的液体滴注完毕后必须要进行封管。封管的速度需要缓慢,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冲击。边封管操作边推出,令封管液体充满整个管腔内。鉴于目前置管大多处于创面之上,在患者发热、血压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会采取拔管处理。为此在拔管前需要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并按压一段时间后消毒覆盖无菌敷贴,以保持伤口创面的干燥。
4 结论
在本次烧伤病人的护理中,对静脉置管进行严格的护理,为后期患者治疗争取时间,能够减少病人痛苦,提升护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燕.深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 7(8):99-99.
[2]罗玲深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4,16( 10a):2048-2049
[3]王丽群大面积烧伤深静脉置管60例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4 (18):2219-2221
【关键词】重度烧伤;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218-02
引言
热、化学腐蚀、电能放射线、有毒烟雾以及气体均会造成人体肌体烧伤。按照病情的发展,烧伤可以分为休克期、感染期以及修复期。针对烧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不仅仅肌体组织结构受损,同时还会造成一些病理以及生理变化,更为严重的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烧伤是一项治疗时间较长的外科伤病,在治疗期间病人一般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护理在整个治疗期间尤为重要。“11·28”河北张家口爆炸事故发生后,我院接收了两例重度烧伤患者,本次论文将以此作为案例,总结重度烧伤患者中深静脉置管护理经验。
1 临床资料
收治2名患者,均为Ⅲ度烧伤。治疗期间为休克期。
2 置管方法
采用美国ARROW牌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肝素钠生理盐水5ml,普通输液管,深静脉穿刺包,2%利多卡因,碘伏消毒液等。
2.1 穿刺部位选择
鉴于患者的烧伤面积大,病人穿刺部位选择较为困难。针对男性患者,先后采取了右股静脉、右腋下静脉、左股静脉,右锁骨内静脉,右颈内静脉,现为右腋下静脉内置管。女性患者的烧伤面积更大,超过百分之九十,穿刺部位选择更加困难,先后采取了右股静脉、左股静脉、左腋下静脉置管,目前该患者采取的左股静脉置管。
2.2 穿刺方法
深静脉置管危险性较高,操作难度大,需要麻醉科医生以及烧伤专科的医生共同操作,并且护士在旁协助。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置管外部皮肤运用碘伏消毒,消毒面积大于1Ocm,经过创面的置管需要采取碘酊进行消毒。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为烧伤患者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能够及时补偿液体需求量。置管操作的时间为5-15分钟。
3 置管护理
3.1 密切观察并勤加换药
静脉内置管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穿刺处的状况,关注穿刺部位是否保持干燥、洁净。一旦穿刺部位出现大量的液体渗透并且患者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情况,应当及时对穿刺点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检测。同时提升换药的频率并对药敏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跟踪。在本次的烧伤护理中,两例患者不定期出现了发热、血压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立即拔出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
3.2 预防导管脱出的护理
发生导管脱落的原因为皮肤潮湿、病人多动、缝线断开、导管牵拉、以及敷贴不牢靠等原因。在此次导管护理中,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不存在多动情况。为此需要每天更换敷贴,在操作时应该顺延导管的方向由下至上的揭开,以免带出导管。在输液器连接后注意不可过高以及太远的滴注,保障输液管预留一段病人活动的长度。在此次输液中使用了延长管。严格检查管路的接口有无松动,保证紧密结合,且认真摆放管路,避免翻身时拖出,且翻身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翻身后立即检查管路,确保其稳妥。2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尚未出现脱管情况。
3.3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护理
首先,保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穿刺点感染。目前两例患者均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置于重症监护室,需要保证严格无菌环境。我院感染管理部门加强督导工作,严格监督医护人员带入病房的医疗器械,包含呼吸机,注射泵上等细菌培养检查,加强对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监督,确保患者无菌环境。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病房。针对患者的穿刺部位以及周边皮肤进行每日消毒一次,并用无菌敷贴进行覆盖。患者每日更换输液器,再更换新的液路前先用酒精纱布擦拭旧的三通管路,结束后更换无菌手套实现新的液路更换。三通接头保持一天一换的频率,一旦出现污染需要立即更换。
其次,强化空气栓塞的护理。在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检查输液系统中各个接口是否进行了稳固固定,是否会有漏液以及脱落的风险事件发现。在更换输液管时必须要先阻断中心导管,防止连接头漏液现象产生。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情况。
第三,密切关注穿刺部位的敷贴局部是否发生了肿胀情况。鉴于留置导管長时间置于体内,封管次数较多,并且部分病人的肝脏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在火灾事故中受到了影响。为此必须要定期对病人的凝血时间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医生。
第四,密切关注静脉炎发生情况。深静脉置管时间长极易引发患者静脉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产生,我们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留置导管肢体有无红、肿、痛的同时,同时也需要做好导管冲洗工作,必要时抗凝剂冲洗,严防血栓形成。
3.4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护理
在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尿量、心率以及呼吸情况、中心静脉压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一旦患者的腹腔内压出现升高后,下腔静脉压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测定的数据不够准确。在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时必须要保证无菌操作,防止空气栓塞的情况发生。测压管的零点位置与右心房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在体位发生变化后要注重调整。另外,各个导管需要保持通畅,以免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
3.5 封管以及拔管护理
在每次的液体滴注完毕后必须要进行封管。封管的速度需要缓慢,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冲击。边封管操作边推出,令封管液体充满整个管腔内。鉴于目前置管大多处于创面之上,在患者发热、血压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会采取拔管处理。为此在拔管前需要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并按压一段时间后消毒覆盖无菌敷贴,以保持伤口创面的干燥。
4 结论
在本次烧伤病人的护理中,对静脉置管进行严格的护理,为后期患者治疗争取时间,能够减少病人痛苦,提升护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燕.深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 7(8):99-99.
[2]罗玲深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4,16( 10a):2048-2049
[3]王丽群大面积烧伤深静脉置管60例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4 (18):221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