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治病”行为探秘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会“治病”,这一直被认为只是一个传说,很少有人相信动物真会成为一个“医生”。多数科学家也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人才知道“治病”这回事。
  黑猩猩自己“治病”
  迈克尔·霍夫曼是一位动物学家,他还记得早年在东非丛林考察中的所见。他观察到一只黑猩猩似乎生病了,那只病恹恹的黑猩猩缓步走向一丛灌木,掰下一根枝条,剥开树皮,然后放入嘴里咀嚼,并吮吸里面的汁液。多年以后,霍夫曼来到日本从事动物研究,在那里,他了解到那种灌木是一种苦涩的药用植物。在坦桑尼亚,当地部落用这种植物治疗腹痛、疟疾和由寄生虫引发的肠道传染病。这时,霍夫曼才意识到,他目睹了一次动物的“治病”过程,他可能是第一个目睹这一过程的专业研究人员。
  此后几年,霍夫曼开始留意其他黑猩猩使用这种灌木的“治病”行为,并开始致力于研究证实动物“治病”行为。研究的突破口是收集黑猩猩的粪便,这些粪便出自两种情况:一种是食用那种药用灌木前排出的,一种是食用后排出的。霍夫曼发现,前者含有大量肠内寄生虫的卵,这种寄生虫破坏肠道内壁,从而导致疼痛。例如,在一次研究中,霍夫曼数了食用那种药用灌木前黑猩猩粪便中的寄生虫卵,结果其数量达到了135个;而在食用一天后排出的粪便样品中,那种卵就只有15个了。这项研究很好地证明,黑猩猩是故意食用那种灌木以治疗自己因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的肠道疼痛的。
  接下来,霍夫曼将那种药用灌木拿到化学家那里进行分析。这种灌木的学名为“南非叶”,它含有几种能杀死寄生虫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发现,南非叶中甚至含有能杀死癌细胞的化学成分,所以药物学家们正在研究这种灌木的抗癌价值。也许南非叶中的某种成分能为人类攻克癌症发挥重要作用。
  霍夫曼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动物进食行为的传统看法,当看到动物们在野外觅食时,别想当然地以为它们是在进餐,也许它们是在“寻医问药”呢!
  动物们的野外“药房”
  虽然没有黑猩猩那么高的智商,圈养的动物如绵羊、山羊、美洲驼和其他一些家畜也被观察到了“治病”行为。专门研究动物觅食行为的美国生物学家比利亚尔瓦认为,这些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野外“药房”。
  家畜面临着被一种寄生虫感染的危险,这种名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寄生虫以寄主的血液为食,可使家畜生病甚至死亡。例如,如果绵羊感染到这种寄生虫,它们的奶水就会减少,羊毛的质量也会下降。和其他肠内寄生虫感染不同,这种寄生虫感染难以确诊,直到动物病入膏肓、接近死亡时才往往被人们知道。
  比利亚尔瓦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感染了寄生虫的绵羊经常在野外寻找一种富含丹宁酸的植物。丹宁酸是一类很苦的化合物,很多植物都含有这种物质,如橡树、栗子、红杉等。被寄生虫感染后的绵羊食用了富含丹宁酸的植物后,它们排泄物中的寄生虫卵便减少了一半。研究人员还发现,绵羊不仅知道什么植物能解除它们的痛苦,而且还似乎知道正确的服用剂量。那些在排泄物中虫卵数量更多的绵羊会寻找丹宁酸含量更丰富的植物,而且它们不会吃得太多,以免服用过量会产生副作用,如腹痛。
  鸟巢中的“药方”
  在大自然中,野生“药房”可谓一应俱全,动物们各取所需,就连天上的飞鸟也有它们自己的“药方”。在墨西哥城,人们在麻雀和朱雀的巢里经常发现香烟的过滤嘴,鸟儿们将这些材料织进了它们的巢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科学家以他们的校园作为研究区域,调查了校园内80%的雀巢,结果都发现了这种现象。
  为什么鸟儿们要这样做呢?研究人员认为,鸟儿们可能是把这种纤维作为保暖材料以构筑它们的爱巢,但也有可能是它们意识到这种材料能帮助它们“防治”寄生虫。
  香烟是含有高水平尼古丁的物质,即使在烟蒂中,这种物质也大量存在。尼古丁能抵制很多侵扰鸟儿的寄生虫,例如螨虫和虱子,这些寄生虫导致鸟儿身体虚弱,尤其对雏鸟危害更大。科学家们发现,鸟巢中织入的香烟过滤嘴越多,里面的螨虫和虱子就越少。
  在“药店”里产卵
  寄生虫是动物健康的大敌,即使昆虫也不能摆脱它们的侵扰。现在人们已经清楚,至少有一种昆虫——王蝶,知道为它们的宝宝防治寄生虫感染。王蝶将卵产在它们的一种食物上,而这种食物可以杀死危害王蝶的寄生虫。
  危害王蝶的寄生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受到寄生虫感染的王蝶从蝶蛹中出来后便死去了,即使活下来的也会十分虚弱,极易受到疾病和天敌的攻击,而且无法完成长途的迁徙。另外,这些寄生虫还损害王蝶的繁殖能力。
  通常情况下,雌性王蝶会将它们的卵产在一种乳草属植物上,一旦这些卵变成了幼虫,它们就以这种植物的叶子为食。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热带乳草具有“药用价值”,因为以这种植物为食的王蝶幼虫更少被寄生虫感染,而另一种沼泽乳草则没有这种功效。那么,王蝶在产卵的时候,会不会对这两种植物有所选择呢?
  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们将一些雌性王蝶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然后给它们提供这两种植物以供其产卵。结果发现,那些没有感染到寄生虫的雌性王蝶在产卵的时候是随意的,它们对这两种植物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好;而感染了寄生虫的雌性王蝶则几乎都选择了有“药用价值”的热带乳草。
  为什么热带乳草能帮助王蝶抵抗寄生虫感染呢?原来这种植物富含一种化学物质,名为强心甾,它能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杀死一些有机体,其中就包括危害王蝶的寄生虫。然而王蝶并不怕强心甾,它们已经进化出了针对强心甾的遗传抗体。
  当王蝶将卵产在有“药用价值”的热带乳草上时,卵到了幼虫时期就会在进食的时候摄取足够多的强心甾,任何想感染它们的寄生虫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中毒”而死。科学家们认为,这一现象表明,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生物,它们也知道如何使用药物。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变化是重建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关键。那么,喜马拉雅山究竟是如何从沧海到雪山,又如何影响青藏高原和南亚地区环境气候的呢?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重建了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历史,并揭示其是青藏高原气候冷干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于古新世就具有高海拔特征的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从晚古新世时(距今约5600万年前)的1000米左右缓慢生长至早中新世时(距今约2100万至1900万年前)的2300米高
在江苏宝应,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宝应一带常遭水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一位仙姑获悉此事,便到处寻找食物,以从饥荒中解救百姓。她最后找到了一种不怕淹的水生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上结满了圆圆的球果,可拿来充饥度命。仙姑如获至宝,将这种植物带回宝应,栽种在湖荡边。从此,每遇水灾,人们就以这种植物的球茎为食,安然度过了一个个灾荒之年。为了纪念这位心慈面善的仙姑,人们将这种植物称为
聚氨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塑料材料,但由此也带来了废弃物污染环境等问题。目前聚氨酯材料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水解、热降解、光降解等,但这类降解成本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中国科学家最近在生物降解方面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研究人员从城市垃圾中分离出降解聚氨酯的新的真菌,并鉴定命名为塔宾曲霉菌。塔宾曲霉菌可以在聚氨酯表面生长,并通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和聚氨酯发生生化反应,破坏分子间的化学键;同时,这一真菌还利用其菌
美国科学家报告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新设备,只利用太阳能,就可以從湿度低至20%的干燥空气中提取出水。研究团队利用金属锆与己二酸设计了一种名为“金属有机框架”的细沙状多孔材料,在这种“吸水器”中,多孔材料被夹在一块太阳能吸收器与一块冷凝板中间。设备工作时,多孔材料从空气中吸附水蒸气,太阳能板负责加热,促使水蒸气释放进入冷凝板,在冷凝板上凝结成液态水,最后滴入用于收集水的容器中。在湿度为20%~30%的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在一些抢票的环节中,复杂的验证码系统让人头疼。可是,验证码又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越来越复杂是必然的趋势。我们知道,图灵测试是通过计算机回答人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来让人判别对方是人还是机器,而验证码则是机器向人提问的“反图灵测试”,目的是判别在页面上进行输入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的“抢票”软件。验证码处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从一开始的简单数字、字母、加
“身上穿着防水塑料外套,手上戴着手套,不停地将蒜薹梢部浸入到白色的不明液体中随后拎出堆放在一起……”这是微信中转发颇多的一段视频。不少网友看到之后非常担心,视频中的不明液体到底是什么?蘸了“料”的蒜薹是否对身体有害?刚上市的当季蒜薹还能放心吃吗?  蒜薹能否利用大棚种植?  蒜薹是大蒜幼嫩的花茎,是我国居民常吃的一种蔬菜。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场买到它,这是因为有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蒜薹吗?其实,并不是
如今,抵制象牙制品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而“河马牙”作为一种象牙的替代品,其非法贸易却愈加猖獗。河马,这种在非洲大陆繁衍近6000万年的巨兽,正因为人类的贪婪而惨遭毒手。据统计,由于栖息地破坏、战乱和偷猎,非洲刚果地区的河马数量不足10年便锐减了95%以上。在其他自然保护区中,河马的生存前景也并不乐观。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决定将河马列为世界“易危”物种。  河马的巨口长牙  如果没
花朵是植物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在承担着繁衍重任的同时,还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感官享受和无穷的艺术灵感。除了赏心悦目的外表,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花朵为人所喜爱的重要因素。多数被子植物的花朵都是由好几轮器官组合而成的,由外至内分别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由单个或多个心皮构成)。这些花器官总是沿着某种对称方式生长排布,可谓巧夺天工。  怪物的故事  不过,花朵的对称性也给植物学家们带来过不小的麻烦。事情还要
在世界百科之林中,有三大著名的英文百科全书,被称为“ABC百科全书”。A指的是《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B指的是《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C指的是《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 Encyclopedia)。其中又以《不列颠百科全书》最为知名和最具权威性。可是,你知道吗?最早的《不列颠百科
分泌多巴胺的特殊神经元的进行性死亡是帕金森病的明确特征。目前的治疗方法,如将多巴胺化学前体作为药物,无法改变帕金森病的进程;还有方法是尝试在实验室生成多巴胺神经元或其前体,再将其移植到患者的大腦中。瑞典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了一种不需要细胞移植,而是通过作用于4种基因,让人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类似于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用毒素杀死了小鼠的多巴胺神经元,然后利用一种仅在星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