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APP-A、CysC水平对老年AMI患者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分析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胱抑素C(CysC)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PCI的老年AMI患者129例,均于术后24 h内检测血清PAPP-A、CysC水平,严密随访3月,根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26例)与未发生组(10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PAPP-A、CysC水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APP-A、CysC水平与老年AMI患者PCI后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采用工作曲线(ROC)评价PAPP-A和CysC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老年AMI患者PCI后24 h血清PAPP-A水平为(36.52±4.73)mIU/ml,CysC水平为(1.62±0.31)mg/L;PCI后随访3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16%(26/129);发生组PCI后24 h血清PAPP-A、CysC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PCI后24 h血清PAPP-A水平≥8.5 mIU/ml、血清CysC水平≥1.1 mg/L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史、糖尿病史、PCI后24 h血清PAPP-A水平≥8.5 mIU/ml及CysC水平≥1.1 mg/L均是老年AMI患者PCI后近期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2.472、2.440、2.787、2.737,P<0.05);PCI后24 h血清PAPP-A水平、CysC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后近期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分别为88.46%、84.62%、92.31%,特异度分别为81.55%、84.62%、91.26%,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0.834、0.935.结论 血清PAPP-A、CysC水平对PCI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中可据此制定对应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对就寝拖延量表(BPS)进行中文版修订.方法:选取221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533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取140名大学生进行间隔3周的重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控制量表(SCS)作为效标.结果:量表共9个条目,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均在0.38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可提取一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单因子模型拟合较好(x2=300.27,f=27,RMR =0.09,RMSEA=0.14,CFI=0.89,IFI =0.
学位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延安市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20年2月10日-3月9日期间,对延安市886例医务人员和722例普通群众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中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分别进行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初筛.结果:本样本中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8.7%、33.4%、42.6%,普通群众相应为42.5%、32.8%、31.4%.普通群众(OR=1.32,95%CI:1.05~1.65)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