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MgF2-BaF2-KCl熔盐Mg2+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位法研究以MgO为原料、LiF-MgF2-BaF2-KCl为电解质体系、温度为1173 K时镁离子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结果表明:镁离子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一步转移两个电子的过程,电极反应为Mg2++2e→Mg;镁在钨电极析出过程中出现成核极化现象,析出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1173 K时,Mg2+在熔盐中的扩散系数D为1.28×10-5 cm2/s。
其他文献
报告1例臀部皮肤巨大褥疮继发鳞状细胞癌及全身转移。患者女,33岁,车祸后臀部巨大褥疮22年,继发鳞状细胞癌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3个月,下腹部皮肤转移1个月,全身骨转移半个月,组
近年来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是肺癌发生率呈增高趋势,老年肺癌患者死亡率逐年增多,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本研究
目的分析酵母菌对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通过镜检发现有芽生孢子的进行沙氏培养、念珠菌显色培养和尿素培养。结果从758例解脲脲原体阳性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介素-1β(1L-1β)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共84只,随机分成3组,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
为揭示硫化矿石自热过程的分形特征,以从现场采集的矿石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开展矿石自热特性实验,集成小波技术和分形理论对实测温度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仅矿样1、2、3和8出现
患者女,53岁,四肢、躯干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发散在绿豆大小丘疹、结节、斑块22年,呈正常皮肤色或淡黄色,质中等。体检发现右耳听力丧失,颅脑CT及MRI检查未发现占位性病变。皮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