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初步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探究
  一、探究式学习要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常改常新
  提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答疑或学生搞一些相关性的社会调查。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活动、进行活动与收集资料、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应渗透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不同部分。例如,我们讲到古代社会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时,可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如在初二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制小论文竞赛”及“法制手抄报评比”及“周边环境问题、及市场问题的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上。新课的教学运用探究性学习是首当其冲,但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方式,还不妨考虑一下复习课、习题课,若内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探究式学习,会使学生学习政治不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而会产生一种由于探究而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自编问题”等,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展、开放。复习课可一改以往的复习概念、强化记忆,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政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式学习的多样性还可体现在不同学科间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及联系实际上,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多方面的有益信息。除了学到科学知识外,还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探究式学习要注意科学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本应属于教学模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反馈、强化、激励和导向作用。而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凭一份考卷来决定某一位学生探究活动的效果,不然仍会回到过去的学生单调刻板地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不思考、不探索、不注重过程而只追求结果。作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此外,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更要提倡一个“发展性”,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给学生提供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导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反思。
  三、探究式学习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当好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少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思考。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甚至失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可能性和假设的情景与问题,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教师不是放弃责任,而是更多地准备背景知识和材料,以便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式学习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层面也不相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选定了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究式学习之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这种学习方法重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而改变了原来的一直由教师“包办代替”的学习状况。因此,探究式学习重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也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问断地激发学生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愿望。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首先倡导的探究学习提出在观念上要注重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强调自主、体验、个性。探究学习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可能遭遇的挫折、失败,甚至要接受可能花了很多时间的研究却一无所获的结果。但这样一个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帮助的经历和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发展中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成为了课程的内容标准。
  总之,探究式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既不能完全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接受式教学,也要从真正意义上大胆实施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政治学科中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对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学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  信息技术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生动活泼、新颍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使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
近年来,特殊类型的子宫肿瘤层出不穷,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癌肉瘤、平滑肌肉瘤、非典型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这五种。由于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开展,很多人都在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方法教学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与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能突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呢?本文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究。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想象力,有创新,有收获。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
摘要:根据数学教材的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关键词:培养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关注 创新个性创新思维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数学教材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如何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作用亦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体育教学  作用  教学活动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以一定的媒体为中介的信息交流与互换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技术——多媒体,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了,它改变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模式,使体育教学面貌一新,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