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禁止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进入了我国教育法律层面,对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口诛笔伐一浪高过一浪。这使得惩戒教育成为教育界的一条“高压线”,教师一般轻易不敢碰。原因很简单,稍不留神,便会触及“体罚学生”这一禁忌,轻则颜面扫地,重则通报批评。然而去掉了惩戒的教育在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后,并没有呈现出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恰恰相反,学生暴力事件举不胜举,暴力程度越来越严重,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成增长趋势。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惩戒在教育中的作用,惩戒是人生成长中的一味良药,它可以使人清醒,在岐途上止步,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当然在教育中采用惩戒这一手段是应讲究方式方法的。
一、惩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班级成立之初都会要求学生集体讨论,民主制定班纪班规,班纪班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民意。有了这个“天时”,学生违反班纪班规的哪一条,班委会就按照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惩戒,违纪学生再不是面对教师一人的压力,而是面对全班同学包括他自己的压力。面对这群“正义之师”,他会主动承担责任,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惩戒教育需要教师善于寻找和设置有效的教育环境。学生最不喜欢教师在教室公开地批评他,也最痛恨被教师带到政工处或教师办公室接受批评。学生犯错了,校园里的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林间大道和草坪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场地。此外,还得让犯错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他的宽容、关怀和理解,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二、惩戒要有弹性。在教育学生时,一味地惩罚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扭曲,逆反心理加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惩戒应讲究弹性,把握惩戒的度。应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性格个性出发,因人而异,因事施教。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通常会依据学生违纪的轻重和自身特点,让学生选择惩戒方式。惩戒的措施、方法都来自学生,具体内容不再只有一条,这样既能照顾不同性格的学生,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再被动地接受惩罚。
三、惩戒与赏识并行。惩戒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必须借助其他教育方法进而产生合力才能更有效,而赏识教育就是其中一种。赏识教育能顺应学生内心的渴求,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同时关注学生优点和长处,在潜意识里播下“好孩子”的意识,而让孩子健康向上成长,所以惩戒为教育所需,但惩戒与赏识要并行。
事实证明,远离了惩戒的教育,将培养出大批心理脆弱、行为偏激的学生。他们目空一切,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说“不”的意见,经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也将难以适应这个充满挑战的现代社会。
马卡连柯也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惩戒回归教育。
一、惩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班级成立之初都会要求学生集体讨论,民主制定班纪班规,班纪班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民意。有了这个“天时”,学生违反班纪班规的哪一条,班委会就按照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惩戒,违纪学生再不是面对教师一人的压力,而是面对全班同学包括他自己的压力。面对这群“正义之师”,他会主动承担责任,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惩戒教育需要教师善于寻找和设置有效的教育环境。学生最不喜欢教师在教室公开地批评他,也最痛恨被教师带到政工处或教师办公室接受批评。学生犯错了,校园里的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林间大道和草坪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场地。此外,还得让犯错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他的宽容、关怀和理解,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二、惩戒要有弹性。在教育学生时,一味地惩罚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扭曲,逆反心理加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惩戒应讲究弹性,把握惩戒的度。应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性格个性出发,因人而异,因事施教。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通常会依据学生违纪的轻重和自身特点,让学生选择惩戒方式。惩戒的措施、方法都来自学生,具体内容不再只有一条,这样既能照顾不同性格的学生,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再被动地接受惩罚。
三、惩戒与赏识并行。惩戒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必须借助其他教育方法进而产生合力才能更有效,而赏识教育就是其中一种。赏识教育能顺应学生内心的渴求,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同时关注学生优点和长处,在潜意识里播下“好孩子”的意识,而让孩子健康向上成长,所以惩戒为教育所需,但惩戒与赏识要并行。
事实证明,远离了惩戒的教育,将培养出大批心理脆弱、行为偏激的学生。他们目空一切,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说“不”的意见,经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也将难以适应这个充满挑战的现代社会。
马卡连柯也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惩戒回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