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与黑白赤的颜色礼俗——玉文化视角的新解说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四重证据法,尝试解释古礼疑难问题。《礼记》所述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说,古今学界未能做出证明或证伪。从玉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三代的颜色礼俗好尚问题,用琼玉即红玛瑙的流行解说周人尚赤说,用墨色和墨绿色蛇纹石玉器的流行解说夏人尚黑说,并上溯至夏代之前的龙山文化和中原仰韶文化用玉。再用殷墟和妇好墓出土玉器中青白玉和白玉的逐渐增多现象,解说殷人尚白说,并据此阐释白玉独尊现象在周代以后形成的物质条件。三代颜色好尚问题的新认识,有助于理解上古时期关于夏代的文化记忆,可间接作用于关于夏代是否存在的证明过程。
其他文献
0 引言农作物冬季南繁是加速育种工作进程的重要措施。海南省三亚地处中国最南端的地区,是我国“自然大温室”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科研和生产单位育种材料鉴定加代,组合的选
自东晋至南朝,观音信仰已普及民间,名称由光世音转变为观世音,刘宋元嘉二年铭文石刻画像正值过渡期,其内容所示,南朝佛教不仅具有贵族佛教的性格,而且已存在于极为平民化的信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