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知识核心时代开始逐渐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变。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其体现了数学本质与思想,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素养。另外,图形和几何也是数学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认知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图形和几何教学不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然而,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方说,教师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未做到深入理解等。现阶段,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教学应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且不断地进行反思,以防再次出现此类问题。因此,文中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相结合,构建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 通过图形与几何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 通过课堂导入融入数学思想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知识的正迁移,从而为学生吸纳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创建情境一构建模型一解释应用和提高”的教学模式运用在导入环节中,以此来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切实理解数学思想。基于“具体图像表述一数学语言表达一抽象数学符号语言”的建模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化繁为简”“一一对应”“图像抽象化”等数学思想。
  (二)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虽然图形和几何知识非常抽象,不易被理解,但是,倘若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动手操作,就能够对其进行较好地理解。
  二、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教学方法
  (一) 构建合理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主要指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来获取理想的效果,它不仅是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形式,而且还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应该符合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整个课堂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另外,教师要想构建出合理的培养目标,首先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既存知识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并且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深入研究课本,以此来构建出合理的培养目标。比方说,教师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就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应该以基础练习题为主;对于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或者是能够牢固掌握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以提升为主,主要以探究性的题目为主,从而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培养数学思维
  相比较而言,尽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事实上,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经验非常零散,毫无秩序,倘若教师可以立足于部分十分常见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激发出他们的生活体验,提取其记忆当中储备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以此为依托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且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比方说,在开展“体積与体积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作为导入的内容。首先,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将乌鸦喝水的故事播放给学生,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取两个玻璃杯,杯的大小必须相同,先在玻璃杯A中装满水,同时在玻璃杯B当中放入一块橡皮,再将玻璃杯A中的水倒入玻璃杯B当中,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说出原因。此时,学生一定会积极回答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讨论并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接着,在学生兴趣较高的情况下导入体积的知识与概念。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仅能够让他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均能一直保持活跃、兴奋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开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出实际生活当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物品,鼓励他们思考一些常见的正方体与长方体所具备的相同特点以及存在的差别,接着,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完以后,教师再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出来,并且进一步加以讲解,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知图形,进而让其形成一种空间立体的观念,最终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中最关键部分的内容。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几何图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另外,它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难点知识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方说,体现出数学的学习价值,开展必要的数学教学以及加强重视核心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明确的培养目标,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数学“经典与超越: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型”教学观摩研讨会[J].小学数学(教学班),2016(9):60.
  [2]张爱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议通过《几何与图形》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教学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70):97.
  [3]张礼春,叶伟一.挖掘生活资源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3).
  作者简介:
  林玉,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古文乡觉瑞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動力和关键。因此,教师应注意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著
1供电系统控制原理我们单位的供电系统采用双路10kV进户,经变压器降压,低压部分互为备用。平时,每路各带一半负荷,一路停电时,通过联络柜互投切换,另一路带全部负荷。联络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计算机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对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计算课程;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
摘 要: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家长;有效沟通  当前幼儿园普遍重视家长工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但有些幼儿教师家长工作趋于形式化,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这就使教师与家长对有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