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的预后相关因素,指导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疗. 方法 对1984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 ~283个月,中位时间48个月.计算5年、10年总体生存率,并分析年龄、性别、肿瘤功能、受侵范围、转移部位、复发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以上因素进行总体分析,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对各项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62个月,5年生存率44.7%,10年生存率11.8%.性别(P =0.649)、年龄(P =0.228)、初发或复发(P =0.217)对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无功能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功能性肿瘤患者为3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29例多系统受侵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56例单系统转移患者为11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56例单系统转移患者中,骨转移15例(26.8%)、淋巴结转移10例(17.9%)、肝转移8例(14.3%)、肺转移7例(12.5%)、肾转移6例(10.7%)、肠道转移6例(10.7%)、脑转移4例(7.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0、77、28、14、26、8、19个月.肺转移、肝转移、肠道转移患者预后较差(P<0.05).55例患者术后复查发现转移病灶,发现复发时间为4 ~ 65个月,中位时间为22个月,复发时间在2年以内者预后较差(P=0.003). 结论 恶性嗜铬细胞瘤预后较差,生存时间与性别、年龄、初发或复发无关,与肿瘤功能、受侵范围、转移部位及复发时间有关,无功能肿瘤患者预后较好,多系统受侵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单系统受侵者.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淋巴结、肝、肺、肾、肠道和脑,肠道转移预后最差,单纯骨转移、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复发时间在2年以上者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神经鞘瘤起源于起神经支持作用的施旺细胞,可发生于任何含有施万细胞的神经组织,发生于肾上腺者罕见.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收治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8 ~ 65岁,平均48岁.肿瘤均为单发,发生于左侧2例,右侧4例.体检偶然发现4例,因腰部不适就诊2例.伴高血压1例,伴肾囊肿2例,伴BPH 2例.查体患侧肾区叩击痛阳性2例.肾上腺
期刊
近年来氯胺酮相关性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2007年首次报道氯胺酮对泌尿系统的损害后,人们对其认识逐步加深,但了解仍然不足,现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综述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期刊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是以膀胱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尽管对该病的病因仍不明,但数十年来一直是泌尿外科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该病就诊,该病也逐渐成为我国泌尿外科门诊难治性疾病之一.现简要综述有关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病理及诊治的进展,供读者分享。
期刊
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或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类综合征.CP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并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产生负面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精索静脉曲张( varicocele,VC)也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CP合并V
期刊
患者,男,59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于2009年7月13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查体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双肾体积形态如常,皮质回声均匀,肾窦未见分离.于左肾下极探及2.4 cm×1.9 cm低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回声均匀,其内可见星点样彩色血流信号.KUB、IVU未见异常.双肾CT平扫+增强示左肾中部一圆形占位,注入造影剂后迅速轻度强化,静脉期密度减低,延迟期呈低密度;右
期刊
目的 多中心调查中国以前列腺体积增大为特点的中、重度BPH患者在现实状况下的临床诊疗特点.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全国10个城市的32家医院共纳入前列腺体积≥30 ml且IPSS≥8的BPH患者2758例.在不干预医生、患者正常诊疗措施的情况下,记录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 prostate volume,PV)、IPSS评分、Qmax、服药情况和医生处方习惯,分析患者的人口学信息
肾损伤临床较少见,国际泌尿外科协会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曾制定泌尿系统损伤诊治指南,文献报道保守治疗同样合理,较手术疗法有更大意义。
期刊
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方式很多,而且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本研究主要根据全美国医保(Medicare)数据统计,阐明美国2000—2008年各种主要外科手段的变化趋势。
期刊
患者,男,53岁.2011年8月4日因下腹部坠胀15 d入院.主诉尿色加深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便血.查体:腹中线脐下方可触及质韧肿块,有轻压痛,边界欠清,活动性差.尿、便常规及膀胱镜检查均未见异常.下腹部B超检查可见血流信号丰富的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腹部增强CT检查示膀胱上方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膀胱受压改变,考虑脐尿管癌可能性大。
期刊
目的 探讨PSA≥30μg/L而初次行模板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PSA≥30 μg/L且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阴性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1~80岁,平均68岁.PSA 30~128 μg/L,中位数为40 μg/L.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