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对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8例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组(治疗组)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每组19例.比较两组治疗1、3、6个月后24h尿蛋白、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后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5±3.25)、(2.33±1.35)、(0.73 ±0.75)g比(3.98±2.35)g和(3.33±2.15)、(2.95±1.98)、(1.23±0.86)g比(3.96±2.55)g],血白蛋白明显升高[(30.85±5.63)、(33.95±4.50)、(36.95±5.55)g/L比(25.30±6.33) g/L和(28.35±5.03)、(29.32±4.65)、(30.33±5.69) g/L比(25.32±6.43)g/L],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4例,总有效15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1例,总有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比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且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的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DM患者中,有8例行走困难、肌肉萎缩,6例表现为握拳后难以立即松开,4例有白内障,4例有斧状脸,2例有额秃.全部患者的腱反射均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5例有肌源性损害表现,所有患者在放松时均可见肌强直电位(+~++).其中4例行肌肉活检,结果3例为横纹肌纤维萎缩,核内移及核链状排列.
"治未病"思想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三方面。原发性肝癌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的致病特点,肿瘤的复发和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肝癌的防治应注重早发现、早诊断、防复发,防重于治尤为重要,此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相符合。本文将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浅谈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并进行病案举隅,为原发性肝癌临床防治及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