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讲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语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文化和习俗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无所不包,文化具有社会和民族属性,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而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伴随因素。社会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使语言更加丰富、细密。文化具有导入的特征,即不同的文化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传授的。但交际文化的导入需要通过语言来做中介,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的介绍与诠释,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和人文历史。此外,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例如外国人很难懂“警察叔叔”的涵义,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同样,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造成的误译也屡见不鲜。如a lucky dog(幸运儿)常被按字面翻译成“幸运狗”,这与我们不了解西方人视狗为家庭成员有很大的关系。“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如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东西”等等,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正如西方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就无法深刻理解林黛玉之美与白雪公主的美有何区别。可见,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交际的语言能力,外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二、语言教学必须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就要了解对象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等知识。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沃尔夫森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语音和语法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人们认为交际错误有语法和语用两种错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时,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被称为语用错误”。语法错误只会让人觉得语言学习者的水平不够,而语用的错误常会被人误会为对对方风俗习惯的不尊重从而产生严重的麻烦。所以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运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因此,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深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
  的渗透,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呢?初中英语用的教材是新目标Go For It,这套教材涉及的话题很多,文化知识面很广。教材在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再适当地拓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下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介绍一些渗透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短小的对话,像Greetings,Telephone talk等等。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不同,体验英语国家文化,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对于英语初学者,这种方法是很受欢迎的。如在教授Book 7(B)Unit 8 Order
   food时,笔者将教室假设为西方面馆店,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告诉学生英语国家的人是如何进行餐桌服务、如何点菜、如何付款等等。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模拟表演,教师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学生学得如何,而且这也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
  再例如: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例如: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很好!”中国人往往回答“哪里,哪里,说得不好。”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等来回答。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
  (3)讨论法
  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间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2.利用课外活动,渗透跨文化意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因此还必需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一些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按照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多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从而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因此,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那些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因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的交际。当然,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并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从多侧面传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戴焱.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9.
  [4]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洪畴中学)
其他文献
农村中学,场地和器材都存在不足,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体育锻炼、都得到发展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的范畴来说,教育的灵魂是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方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解决教学问题和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部分体育工作者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工作中欠缺实践,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偏向于根据课程目标制订课的目
尊敬的公公婆婆:  您们好!  兹因2017年本人在你们处购得儿子一枚,购买后与他结婚,有结婚证为据。现因几大罪状退货,望准许。罪状如下:  罪状一:涉嫌虚假宣传  婚前,信誓旦旦地对我承诺:“从现在开始,我只疼你一个,宠你、不欺负你,你开心了,我陪着你开心,你不开心,我装牛做马哄你开心。答应你的每件事都做到,对你讲的每句话都真心。永远觉得你是最漂亮的,心里只有你。”  婚后,你们的儿子说得最多的
★鸟儿有一个温馨的家,鱼儿有一个幸福的家,花儿有一个美丽的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在家,我可以敞开心扉和少年时的伙伴畅聊,也可以向父母倾诉心中烦事,还可以静下心来重温往事。  ★当全世界的人都在笑你时,家人不会;当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你时,家人不会。家就是家,它只会收留你,只会包容你。  ★和谐温馨的家庭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夫妻恩爱,母子情深,父子情重,小敬老,老爱小,尊老爱幼,相互关爱,工作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
摘 要: 苏州太湖之滨的邓尉梅花闻名遐迩。明清时期,文人雅士探梅咏梅诗文甚多。每当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周边方圆几十里梅花连绵不断,倾吐清雅的淡香。人们踏青赏梅,陶醉不已。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曾登吾家山探梅。一眼望去,白梅如雪茫茫如海,无边无垠,暗香浮动,一派香国雪海的极盛景象。巡抚大臣不禁触景生情,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为邓尉梅景做出一个绝妙的广告,传播至今,成为佳话。  关键词:邓尉
摘 要:十七大报告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号召下,大学文化建设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学院作为大学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学院文化与内在精神风向标的作用已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问题。学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学院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培育,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作用,激发全
大刀VS刺刀    大刀在抗战中的主要对手是日军的刺刀。在观看了各种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因为影视剧中很难再现比较真实的大刀与刺刀对拼的场面。例如电影《七七事变》中,有一段赵登禹师长与部下对练,最后用大刀将部下的步枪一劈两半的情节,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那支步枪根本没有刺刀,持枪者也没有任何拼刺的动作,只是将步枪当作棍棒来抵挡大刀的进攻,迅
教师是一种需要“沉与静”的职业,当今世界,名利追求的浮躁、物欲横流的刺激、职业审美的疲劳致使许多老师的“心”无法“下沉”;名目繁多的检查、流于形式的活动、形象工程的作秀致使老师的“神”无法“凝聚”。我对目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几点误区,或者说是“无效课堂教学的表象”做了初步总结。  一、基础知识训练不够扎实到位,而是蜻蜓点水:(虚)  1.不范读(放录音)、不板书  具体表现为:屏幕上显示板书而
受各种因素影响,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不想学。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翻转课堂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笔者以《诫子书》为例谈谈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文言文翻转教学。  微课程教学法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诫子书》是有一定难度的。究其原因,一是文言语句的翻译,二是文章结构和人文内涵。
没人注意到5岁女孩悠悠从哪天开始不那么爱笑了。一丁点小事也会让她发火、尖叫或是歇斯底里地大哭。直到最近,她几次把刚吃下的饭吐了出来,成天说“头晕、天旋地转”,大人们才意识到,这孩子可能是生病了。  生了二宝刚出月子没多久的悠悠妈,不得不带着“问题大宝”悠悠四处求医。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检查后,母女俩最终站在了天津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面前,悠悠被确诊患有轻度“同胞竞争障碍”。  “近几年二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