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德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复杂化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而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刻认识、宣传德育
  德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着手。日本教师在上课时,这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苹果,学生吃了之后,老师问学生:“好吃吗?”学生回答好吃。老师接着又问:“你们知道这些苹果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都摇摇头。接着老师说:“是从中国来的。如果你们想吃,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练就本领,长大以后到中国去做主人。”这就是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不会这样去教育学生,但至少要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尤其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及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三光政策等历史事实来教育学生。同时,还可利用国旗下讲话,参观黄克诚大将故居等德育基地,教育告知学生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集体主义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为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进行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巨大成就,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准备着为这一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除此以外,德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及国防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使学生的道德观、纪律观、法制观符合人民意愿并为之行动,使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使学生自觉形成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实践德育
  现在的学生不讲文明礼貌、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讲道德的等现象很多,而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讲文明、有礼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有礼貌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大批合格的学生,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与实践德育。(1)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懂理,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运用教师的榜样作用感化学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身、自己的心、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绝对不能以任何微词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3)用身边典型的学生教育影响学生。(4)加强法制教育,请司法部门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5)开好家长会,努力提高家长对自己子女的管教能力。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对孩子只养不教的落后观念应该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应是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只要父母教育得当,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健康成长起来,拥有完整的人生。所以,开好家长会,努力提高家长对自己子女的管教能力尤为重要。(6)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只有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使学生的世界观更加明确,人生观不出偏差,不管时代怎样复杂纷繁,不管环境怎样多彩诱人,不管金钱是怎样炫目耀眼,都能保持坐怀不乱、持正慎独的高尚人格。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为主要职责和目标,要致力于成就学生的大德行,并且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积累善心和孝心,如母难日献词或献礼活动,数数父母的白发,给母亲梳头,给爷爷奶奶洗脚、剪脚指甲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善心和孝心,促使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7)摆正人生坐标,开展创“新三好”活动。“新三好”即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勤俭加孝敬),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合格加特长),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公德加责任)。
  三、以德为先,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有许多学生厌学、丧失信心,有的甚至出现罗森塔尔效应——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引导他们从偏离的轨道上返回,增强自我约束力。另外,作为德育工作者,要耐心细心,因势利导,做好对学生的青春期的心理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会引起一系列变化:他们既要表现自己“已成人”,又流露出其特有的稚气;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尤其是身体的变化,往往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因此,有人把青春期看做一个“危机”时期。有的学生甚至小小年纪,就模仿成年人的方式谈情说爱,东施效颦,好比沙滩上建楼台,最后难咽爱之苦果,摧残了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德育工作者不能回避,要有耐心,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帮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给予学生充分地关怀、照顾,防微杜渐,因势利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要把好船、导好航,不要使他们迷失了方向。
  总之,德育是一个复杂化、系统化的教育,而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形成期和完善期,因此,学校德育除注重以上所讲的之外,还应紧紧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才能达到“培养共同自治的学生而塑造共同自治的公民”这样的德育效果。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与问题的研究》)
  (永兴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分层教学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迈进,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成教学任务,在考试中能完成基础性知识的题。  关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突发全身抽搐,神志不清3h入院,于2011-08-12因天气炎热、口渴,喝大量含糖饮料及啤酒后出现全身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眼球上翻、双手紧握等症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工具,把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有记忆之父之称的托尼·巴赞(Tong Buzan)先生著、由李斯先生译作的《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从此之后便结识了思维导图以及常用的思维导图制作工具Xmind等工具,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的先导作用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载体作用,其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突出以人
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极高。原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脑卒中的20%~30%。部分原发性脑出血的早期,血肿会进一步扩大,危及患者的生命及影响预后,如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