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关系.方法 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117 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并测定98名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腔隙脑梗死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43±4.80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66±3.40μmol/L),P<0.01.健康组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健康者显著升高,在排除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视为腔隙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指标高值第二次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血液流变指标的高值分别进行重复测定,测定全血黏度四个参数(200s-1,30s-1,5s-1,1s-1).结果 第一次结果,全血黏
2017年是林毓豪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如果林先生还健在,他应该是78岁的老艺术家了。作为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雕塑学会的早期会员,林毓豪先生是广东雕塑家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为中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课程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网络考试方式)的具体措施,并在实践心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
期刊
数学的抽象性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难以对该学科中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甚至一些学生在教师长期的知识灌输中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何解决该难题,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