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近40年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松溪县1981—2020年近4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观测数据,分析了松溪县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松溪县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波动大,季节降水量、月降水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为-5.0 h/10 a,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
  关键词 气温;降水;日照;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37–03
  松溪县地处武夷山脉北端、仙霞岭南麓,群山环抱,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明显,雨热同期。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松溪县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极端气象事件、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松溪县近4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松溪县的气候特征,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取松溪县58736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近4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观测数据。运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并生成相关气象要素的年、季节、月变化趋势图,同时引入线性趋势线[1]。
  季节按福建气候特征划分,3—5月为春季、6—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2 气候特征分析
  2.1 气温特征
  2.1.1 年平均气温 松溪县近40年平均气温为18.4℃,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998年19.4℃,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984年17.5℃,最大年较差气温为1.9℃。由图1可见,松溪县近40年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10 a。将近40年的平均气温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分为4段:1981—1990年平均气温为17.9℃,1991—2000年平均气温为18.4℃,2001—2010年平均气温为18.7℃,2011—2020年平均气温为18.6℃。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科学基础报告指出,最近60年我国气温上升尤为明显,平均每10年约上升0.23℃,几乎是全球的两倍,21世纪前10年是近百年来最暖的10年。松溪县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6℃,21世纪前10年松溪县平均气温为18.7℃,为近40年最高,与我国近年气温变化特点相符,且趋势更加明显。
  2.1.2 四季平均气温分析 1981—2020年松溪县四季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8.0℃、26.5℃、17.5℃、8.9℃。四季的逐年变化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2℃/10 a、0.14℃/10 a、0.3℃/10 a、0.4℃/10 a。从气候倾向率可以看出,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每个季节的气温变化率不一致,夏季总体上升趋势最低,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2.9℃;春季平均气温总体上升趋势较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略低,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总体呈上升趋势;秋季平均气温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略高,气温变化幅度最小,平均气温变化线性比较平稳;冬季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明显高于年平均气温及春、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且气温变化幅度大,最高(11.1℃)与最低(5.6℃)相差5.5℃,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冬季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4℃,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最大,冬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升高影响最大,松溪县暖冬趋势明显。
  2.1.3 月平均气温分析 松溪县近40年月最低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为7.8℃,之后逐渐上升,7月达到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2℃,之后开始逐渐下降,12月平均气温为9.2℃。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20.4℃,月平均气温均在0℃之上。说明松溪县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2 降水特征
  2.2.1 年降水分析 1981—2020年松溪县平均年降水量为1 676.2 mm。气候倾向率为21.6 mm/10 a,增加趋势不明显。由图2可知,松溪县历年年降水量变化较大,波动频繁。年最大降水量为2 364.2 mm(1998年),年最小降水量为1 135.7 mm(1991年),两者相差1 228.5 mm,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倍。
  2.2.2 四季降水分析 1981—2020年松溪县四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663.3、675.6、114.3、222.4 mm。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9.5%,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3%,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四季逐年变化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2.1 mm/10 a、22.8 mm/10 a、5.29 mm/10 a、7.8 mm/10 a。四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明显。春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幅最为明顯。
  2.2.3 月降水分析 统计松溪县1981—2020年历年1—12月平均降水量, 6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多年平均值为332.4 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9.8%,10月降水量全年最少,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2.9%。个别年份降水量不足1 mm(1985年0.5 mm、1992年0.7 mm),甚至2004年10月降水量为0.0 mm,10月松溪县秋旱频发。
  1—6月降水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到6月最高,之后开始逐月递减。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于3—6月,占全年的59.4%,5—6月平均降水量为578.3 mm,占全年的34.5%。因此,5—6月松溪县暴雨洪涝灾害频发。
  2.3 日照特征
  2.3.1 年日照特征分析 松溪县近4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89.4 h,年最高日照时数为2003年2 031.1 h,最低为1997年1 312.2 h,两者相差718.9 h。由图3可知,松溪县近40年年日照时数总体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0 h/10 a。1981—1993年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无明显波动,进入21世纪以来,年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大,波动明显。   2.3.2 四季日照特征分析 松溪县1981—2020年近40年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310.3 h、夏季700.9 h、秋季285.5 h、冬季293.6 h,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占全年的44%。四季日照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春季10.0 h/10 a、夏季-13.7 h/10 a、秋季-0.09 h/10 a、冬季4.5 h/10 a。四季变化波动比较明显,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由于秋季气候倾向率小,可以忽略。虽然春季、冬季呈上升趋势,但夏季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全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2.3.3 日照月特征分析 松溪县近40年月平均日照时数7月最多为215.5 h,2月最少为78.0 h。從2月开始月平均日照时数逐月递增,7月达到最高,之后逐渐递减,12月为126.4 h。2—6月上升缓慢,7月陡增,8—12月下降较快。
  3 结论
  (1)松溪县近40年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最明显,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一致,且趋势更加明显。
  (2)年降水量近40年年际波动较大,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21.6 mm/10 a,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不明显,可以认为是一种随机变化的趋势[3]。降水量各个季节、各个月差异较大,分布不均,5—6月洪涝灾害频发,10—11月旱灾频发。因此,需要防范洪涝和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3)年平均日照时数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波动比较平缓,进入21世纪后,波动较大。气候倾向率为-5.0 h/10 a,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从各个季节来看,夏季、秋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春季、冬季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也是冬季气温升高、暖冬趋势明显的原因之一。
  (4)综合松溪县近40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日照时数的变化,三者总体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即温度升高,日照时数、降水量增多,反之则减少,呈现出明显的雨热同期气候特征。
  参考文献
  [1] 周弘媛,陈红梅,叶建刚.绍兴市四季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9): 1621-1625.
  [2] 陈梦圆,王刚,王立琳.修文县近40 a气候特点分析[J].农技服务, 2014, 31(12): 92, 91.
  [3] 何金德.近30年莆田市气候变化特征对水资源及农业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 2012, 37(4): 56-58.
  责任编辑:黄艳飞
  Analysis on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ngxi County in Recent 40 Years
  YANG Xin-bin et al(Songxi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Fujian Province, Songxi, Fujian 3535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ngxi County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in the past 40 years from 1981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Songxi County has been rising obviously in the past 40 years. Precipitation fluctuated greatly from year to year, and seasonal precipitation and monthly precipi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 climatic trend rate of sunshine duration was -5.0 h/10 a, which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 Temperature; Recipitation; Sunshin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和CPAS平台提供的卫星反演产品,雷达数据产品,探空数据产品,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结合GRAPES、EC等数值模式和云模式预报产品,从作业需求、天气形势、云系结构、增雨潜力分析、作业方案设计、作业实施跟踪指挥、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总结与分析了阜新地区2019年5月26日降水天气过程人工增雨作业。结果表明,CPAS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及业务产品为市、县级人工增雨作业科学规
摘要 农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不同农业气象造成的灾害也不同,尤其是在影响作物产量方面,探索和研究的意义更大。科学掌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特点,有利于更好地预防气象灾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或防止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业产量。对此,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不利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特点 
摘要 气象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分析的重要基础,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指标。气温不仅是气候系统的重要表征指标,也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将2017—2020年城乡的气温进行了时空对比,浅析了城乡气温的差异、变化规律等,有效利用气温资源趋利避害,结合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气温差异;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  中图分类号: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 柯柯牙绿化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造林共计80 170 hm2,从阿克苏市东北部荒滩戈壁到东南的沙漠建成了南北长50 km,东西宽约47 km的“绿色长城”。利用1983—2015年阿克苏国家基准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大风、沙尘暴和降水量的年际分布特征,探讨了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对阿克苏市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带来的局部地区性生态环境变化。  关键词 柯柯牙绿化工程;气象要素;生态环
摘要 主要综述了中国茶叶气象研究进展,中国茶园小气候研究进展,中国茶叶品质与气候条件研究进展,中国茶树气象灾害研究进展,国外茶叶气象研究进展,国外茶园小气候研究进展,国外茶树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关键词 茶叶;气象;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26–05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茶叶主要生产国。2017年,中国茶叶
摘要 防雷行政审批服务能够为社会各领域有效防雷减灾、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是各级气象单位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之一。近年来,国家开展行政审批改革,以“群众满意、一次办好”为目标,不断简化审批流程,这为防雷行政审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开展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必要性,综合分析目前防雷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以期为相
摘要 我国疆域辽阔,多种气候分布,自然灾害也相对频发。雷电袭击是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各种类型的雷电灾害已经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降低雷电灾害发生率,有效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不断完善雷电防护技术,主要分析气象雷电防护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气象雷电;防护工作;防雷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 区域气象站可自动观测温湿度、光照、降雨、蒸发量、风速、风向等常见气象数据,且集收集和传输功能于一体,便于气象工作者精确处理数据。总结南平市延平区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的故障表现和维修措施,旨在为气象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管理维护;故障原因;设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24–02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
摘要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和GPM降水资料对2020年12月28~31日和2021年1月6~8日影响中国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寒潮都经历了极涡南下、横槽转竖、冷高压异常强大、地面冷锋快速南压的过程,均导致全国大范围地区降温和出现极端低温天气。但前一次寒潮过程中冷锋南下前有明显的锋前增温,而后一次冷锋南下过程出现了锋前冷平流,导致后一次寒潮过程造成的极端低温比前一次过程更
摘要 在阐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空间分布、水资源管理、冰川融化、环境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干扰性影响,从植树造林、强化气象服务管理、人工降雨、强化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规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水文管理不利影响的对策,旨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