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转型中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实现途径有必要作进一步提升。应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总体规划,走以新时代农民追求、务实精神为动力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市场体制下的民间投资与投资多元化。阐述了“内化”转型中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与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推进。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投资多元化;内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350-02
  社会主义农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中国新农村建设之初,即把工作重点放在政府主导上,但伴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新农村建设内容与实现途径也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借鉴韩国“新村建设”等经验,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即实现新农村建设由政府干预主导向更加注重农村自主与政府引导、精神启发的“内化”发展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主力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也日益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然而,中国当前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实属政府“干预”下的官方行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广泛深入,新农村建设从政府主导向自主建设转型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1 统筹城乡发展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障碍依然存在
  中国政府正努力纠正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问题,譬如城镇化给当地政府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结构变更、城镇规划考验、外来农民工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等,并试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良性互动。近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已明令要求今后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子女义务教育等不得与户口挂钩。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乡村依然分治,出现了城、乡2种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地方部门、政府争相发展治所所在地,缺乏统一有效的统筹规划管理,为城市发展建设出力流汗的广大农民工,仍大量蜗居在地下室、楼梯间,与城市户籍福利无缘,子女教育问题突显;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工维权艰难且难以为城市所接受,户籍问题、教育医疗、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分配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在一定程度上仍客观存在[1]。上述问题皆有待于发展“内化”型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去化解,去更新思路与途径。
  2 城镇化的扩大对新农村“内化”动力的要求
  新中国的城镇化历经“一五”至1978年的初步发展,其中历经10年动乱期间的曲折发展。至1979年改革开放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机遇。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从起初的17.9%上升为2012年的51.3%,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51.27%。然而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中国的城镇化从源头上可分为由政府发动自上而下的“干预性”和农民发展产业、集资建镇,自下而上民间推进的“内化”发展型。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城镇化确切的应称为“行政格局的城镇化”,因为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买单,自上而下按照大小行政级别设立城镇,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很不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超前于农村产业发展,由于盲目攀比而造成的盲目重复建设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出现空心村现象。在城镇化发展和全面推进之际,在中国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大城市、城市群,故而充分利用新农村的“内化”动力,实现农村有效转型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3 新型农村社区对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地区按县(市)、乡(镇)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集区。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3]。它的建立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作为新型小城镇建设和“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它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统筹规划、以工促农、产城互动、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良好局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为突破现有生产关系束缚,适应农业变化而对农村现有生产关系作出的重大调整。它是继土地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发生的又一重大社会变革,是在人口密集农村地区加速城镇化的伟大创造,可谓新中国农村发展的第3次里程碑。按照“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4],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无疑将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城镇化和工业化之前,都必须经历一个农村工业化阶段。新型农村社区,把城市文明和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有利于把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从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变发展观念,从依靠土地生存到依靠知识、技能、经商创业等发展,从而实现农民职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新兴农村社区建设绝不能简单等同于合并若干个村庄、扩大生产规模、美化生态环境的新村庄建设,而务必以立足当地资源的产业为支撑,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落实。新型农村社区本着政府示范引导、群众自发参与自建的原则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必须靠近城市或中心城镇,必须与产业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生经济力量的排头兵,乡镇企业必然也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带动龙头。各地“小产业”、“大聚居”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相继建立。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也必然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经济腾飞的起点和工作重心。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必然会产生对周围村镇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整个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乡镇企业已占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以上,它对于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稳定农村秩序、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完善资源配置,培育发展土地、劳动力市场等外部环境,充分挖掘农村自身潜力,并大力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企业技术,就地培训转化劳动力,以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让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就地市民化。   4 市场体制下的民间投资与投资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它承继着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农民追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的美好梦想,是一项农村全面走向发展转折、农民改变命运的浩大工程。单靠政府投资无疑是杯水车薪,借鉴韩国20世纪60—70年代新村运动的经验,以政府优惠的政策、好的规划来引导,以少量的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广泛参与[5]。因此,应充分调动外资、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利用投资市场,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真正实现投资多元化,建设自主化。当前,民间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走出经济危机阴影和农村变革,成为适应扩大内需和完善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补充部分,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村镇银行在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开始进行试点,河南、河北也出现了农村贷款合作社等多种农民自发的农村金融组织[6-7]。村镇商业银行的建立有利于引导消化过剩的民间资本走上实业兴国之路,有利于我国企业持续从容走出经济危机低谷,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内在动力。应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好村镇商业银行、农村基金合作社、贷款担保公司和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创建于根据地时期传统上广大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服务地方、服务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必将在中国农村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8]。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应加快自身改革发展力度,借助政府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在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自主创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积极响应党中央大力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落实好配套資金贷款发放,真正做到植根农村、服务“三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此外,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营模式,对各村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铺设、工厂、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进行资金配置,各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整村推进”来建设新农村[9-10]。
  5 参考文献
  [1] 张然.大城市步入“城市病”爆发期[EB/OL].(2012-02-10)[2013-11-28].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2/10/content_759649.htm.
  [2] 唐敏.中国城镇化关键期战略谋划[EB/OL].(2012-09-27)[2013-11-28].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28952.
  [3]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EB/OL].(2012-08-31)[2013-11-28].http://www.hnswnb.gov.cn/news/ShowNews.aspx?classid=70
其他文献
《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已经3年多了,通过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在开展动物疫病防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些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传染
一家餐馆将开张,要招服务生。恰逢一福利工厂倒闭,六位下岗女工,一齐来应聘。她们是聋哑人,到处应聘遭拒,不抱多少希望,只是试试看。老板考量了一下,她们年轻,长得清爽,有相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
分析橄榄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提高橄榄的生产水平,增加橄榄生产效益。
发病情况上海市郊区某鸭场有多年的养鸭历史,年饲养肉鸭6万羽左右.自开始养鸭以来,一直在同一水面上饲养,养鸭环境卫生不佳,病鸭与健康鸭隔离不严,以致鸭群经常发病.
2000年2月13日上午,淮阳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与本县西关汽车站派出所配合,成功的查获一起长途贩运病死猪肉的案件.1 案件经过13号上午车号为予B04170大型汽车从开封发往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