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数学学习在生活中流光溢彩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害怕数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数学很抽象、很难懂,因此枯燥无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即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使教学成为“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基于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收获颇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82-001
  一、生活中的导入,让情境创设更有趣
  导入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10以内数的认识等内容却是比较枯燥的,反复单调的操练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在教学《10的认识》这一课时,用课件给大家演示了一个发生在数娃娃中间的童话故事:一天,数娃娃0到9排着整齐的队伍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可神气了。看到0最小,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就跑过去嘲笑它:“你真可怜,表示一个数也没有。”0听了很伤心,这时1走过来,很为0抱打不平,它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1和0在一起真的比9大吗?学好今天的内容你就有答案了。小朋友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了。
  选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二、生活中的素材,让例题选择更典型
  设计富于生活色彩而且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第八册教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时,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素材,用动画演示了—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路上,四人饥饿难耐,就派孙悟空、沙和尚去找食物,猪八戒留下保护师父,但久等不见孙悟空、沙和尚回来,猪八戒在行李中找到了一块饼,碍于师父,不能独吃,就对师父说:“这块饼是我找到的,我要和师父吃的一样多。”(这块饼的二分之一)后来,孙悟空和沙和尚空着手回来了,师父便发话:“八戒,这块饼不能只给咱俩吃,他们也累了半天了,我们四人应该平分这块饼。”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他们每人能吃到多少饼吗?(这块饼的四分之一)八戒一听能吃到四分之一,比原来的二分之一还多呢,高兴极了。孙悟空见了八戒直捧腹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高兴什么?孙悟空又笑什么吗?
  多么有趣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在嬉笑中理解了数学知识。
  三、生活中的发现,让问题提得更准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
  教学《圆的认识》,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的问题,既渗透了生活实际,又抓住了本课的关键,使问题提得更准确,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四、生活中的操作。让学习方法更自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实现再创造,生活味的操作就是让学生更自主的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一个比较成功的课例——量角器量角。第一步:教师出示30度和40度的两个角。教师问: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那么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引导思考:能否有角的度量单位?第二步:提供材料10度角硬板纸。学生操作比出相差10度。第三步.教师问有什么感受?学生:操作不太方便。能否把10度角组合在一起去量呢?量角器的雏形(半圆形),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第四步:教师出示22度角。用半圆工具去量。第五步:教师引导读度数。第六步:出示方向的角(内圈的角):学生产生错误,为了量角的方便,量角器可以增加内圈,形成内圈刻度。整个过程,教师很好地让学生经历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同时在研究形成量角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使用量角器的方法。
  五、生活中的思考。让数学思想更鲜明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都能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如学习《平均数》后,设计这样一道题,小林到某一游泳池去游泳,他的身高是1.35米,而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l_2米,问有没有潜在危险?为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运用所学知识来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六、生活中的应用。让数学建模更扎实
  “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真管用”。
  在平时的应用中,将数学建模融合于生活中。其实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大一部分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比如,在教学像“169 99、156-99”这样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很难掌握,主要的困难是:在“169 99=169 100-1”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1?在“156-99=156-100 1”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1呢?这类题目的简便计算有一个非常适合的生活原型——生活发生的“付整找零”现象。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工人李师傅原有钱169元,现在车间主任要发他99元奖金,你建议车间主任怎么发?李师傅现在有钱多少元?学生自然而然到会想到发奖金可以给100元,让李师傅找1元(再减1),用算式表示169 99=169 100-1,这就由一个生活原型建构了一个数学模型。这时,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解一些相似的题,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解法上的特点,尝试归纳简算方法,再次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性的数学思想模型。
  陶行知先生始终认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将生活教育渗透于孩子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可以让孩子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把数学教学和生活有机的融合起来,让孩子的数学学习在生活中流光溢彩。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思考中图分类号:G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10-002一、评价机制实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否用好评价机
摘要: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是教学的宝贵财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谨防简单化。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成问题;简单化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19-001一次调研,笔者在旁听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堂上,一位学生指着教材上“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之机,先是引诱清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行的物理和化学教科书几乎找不到罗蒙诺索夫的名字,而他实际是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奠基人,是俄国近代科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罗蒙诺索夫逝世250周年之际,本文试对其成长经历、科学成就作一简要介绍,以引导学生学习他矢志科学、报效祖国、奋斗不息的崇高精神。关键词:罗蒙诺索夫;化学;物理化学;原子一分子学说;质量守恒定律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
摘要:初中恩品课堂中的践行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践行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25-002初中思品课堂中的践行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摘要: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优化提问内容,优化提问方式,优化提问节奏,优化提问氛围,优化提问效果五个方面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关键词:课堂提问;思想品德;教学;优化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33-001目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环节还普遍存在诸多问题。1.提
摘要:学校明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着力点,树立“让每个学生成功”“让每住家长满意”“让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的教育信念,为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工作的推进引路导航。关键词:农村小学;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47-001我们学校创建“小学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源于上世纪末基础教育办学特色建设的热潮。第一阶段主要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因素。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51-001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我们
摘要:自信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者内心的强大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学习者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战无不胜的感觉,在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得到成功的滋味。而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发现、肯定,本文以小学美术后进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建立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的途径。文章主要从“在师生交往中认识自我,萌发自信。”“在小组合作中欣赏自我,树立自信。”“在作品展示中成就自我,
摘要:在科学课堂中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不困难,可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也来探究科学呢?老师的引导、激励与适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后也能体验科学的乐趣。关键词:兴趣;科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73-001科学课中总有机会引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想要得到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由于课本上的知识比较少比较浅,常会选些
摘要:绿色,即鲜活、灵动,充满活力与灵性。绿色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以人为本,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全面、客观的学业评定,从而激发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灵性与活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绿色评价;免考;动态管理;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80-001绿色,即无公害无污染。学科质量的绿色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