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学环境下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xu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育行业,慕课教学模式也常借助移动互联网来实现,但慕课教学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获取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建设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慕课教学环境下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慕课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慕课;移动互联网;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建设;应用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频繁地使用移动客户端来获取信息,在学校教育中,无线网络的应用也成为必要趋势,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正逐渐发展为网络教育,使用移动计算设备进行慕课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将成为慕课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把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应用于慕课教学中,建立全新的慕课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慕课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本质是一种大规模开放的网络教学。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慕课教学也逐渐被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慕课教学的普及与推广,使得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并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慕课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现阶段的慕课教学模式只是在模仿传统教学,照搬课堂内容来进行视频教学,缺乏创新;教学形式不够多样化,教学过程设计的不够合理,这样学生并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二、慕课教学环境下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
  慕课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目的在于实现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课程进行学习,使得慕课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开放性、世界性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更加凸显出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实现网络教学。移动互联网是当今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现代的先进生产力,但在当前的慕课教学中还未完全发挥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因此,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对于慕课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解决慕课教学的无线网络问题
  从高校慕课教学的大环境来看,无线网络问题对于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慕课硬件网络环境要适用于移动终端,重点要对无线设备和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无线网络信道资源、AP有限的用户容量、供电、设备、传输等一系列问题,可以采取信道、功率规划和优化、设置速率集、切断弱信号的终端接入等方法来解决,为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建设减少阻碍。
  (二)开发移动终端的慕课平台,实现慕课资源共享,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建设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目标在于提高慕课资源利用率,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借助移动终端发挥慕课优势,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1)开发移动终端的慕课平台。可以开发一些移动终端的APP软件,例如QQ、微博、微信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软件应用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中学习与交流、课后练习与解答问题、考核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使之与课程教学完美结合,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2)实现慕课资源共享。将一些优秀教师的微课资源做成慕课范例供全校学生借鉴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同时要避免教师进行重复工作,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慕课教学质量。
  (3)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和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层次教学和模块化教学,构建适用于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慕课课程体系。
  (三)建立全新的慕课教学模式
  全新的慕课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互动环节、评价反馈体系、理论实践创新这几个方面来建立,主要表现为:教学环节要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如翻转课堂这样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实现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估,及时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培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立慕课教学新模式。
  三、慕课教学环境下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慕课教学环境的影响下,使用微课资源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应用方式。教师通过独立完成电子手写板或者制作动画视频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一方面为学校大大节省了教学经费,不再需要让学校管理者提供经费请专人制作这些微课视频;另一方面这些微课资源相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更加清晰简便,准确反映出教師的教学思维,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将这些资源上传至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互动交流,课外学生也可以利用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进行复习,解答疑难问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在这个时代,移动终端与人们的生活形影不离,尤其是对学生来说,使用移动终端来获取网络资源是非常普遍的。通过开发一些适用于移动终端的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例如,QQ课程、微信课程、APP软件等,使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移动学习的好处还在于网络的知识储备空间巨大,构建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时,网络资源内容丰富,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完善;课程生动形象,使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使用日益频繁,网络化环境使得慕课教学模式也随之发展起来。为了解决慕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移动互动式网络平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与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或者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学习,查找相关信息资源,以便最大程度的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熊紫瑾.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计算机教学管理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01).
  [2]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张婧(1983-),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东北大学硕士,通辽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其他文献
实验上发现了双环斑激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光斑分裂效应。理论上,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发现当输入光斑功率超过100kW/cm^2时,产生光斑分裂和自聚焦效应,该阈值明显小于单
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铯原子的Stark结构,经过对氢原子的数值计算与解析结果的对比,确认我们的计算程序是精确的。实验工作在超冷铯原子中完成,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方法
我们提出一个利用腔QED技术控制传输任意两原子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我们选择一个GHZ态和一个EPR对作为量子通道。在控制者的帮助下,发送者可以把量子信息传送给接收者。在传
基于掺MgO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器是一种全固态中红外可调谐相干光源。泵浦源为1064nm声光调QNd:YAG激光器。通过温度调谐实现了中红外可调谐参量光的输出,当晶体
在半经典理论框架下利用平均场和双模近似理论研究在弱相互作用、无衰减效应和无周期调制时,在对称双阱中在两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之间初始相位差分别为0和π的情况下临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而在三大主粮中,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最为突出。不少农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困境,是国内外经济增速减缓、消费乏力和产量高速增长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玉米产业要脱困,需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  调整或者退出玉米临储政策,一定要综合考虑   从上游来讲,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