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工具。长期以来,在课文的使用时,教师费尽心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表达能力的培养却轻描淡写。如何最优化地利用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笔者在运用课文时灵活地利用了“复制”“放大”“填充”“重组”“链接”的功能,致力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复制文本,在模仿中学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最适合的、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模仿表达,进行言语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1.复制文本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文本的语言丰富有趣,是学生积累学习的最直观、实用的好材料。阅读时,教师要找准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作为言语训练的集合点,引导学生当场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教学《燕子》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词语能让自己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再引导学生关注“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的妙用。接着出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后,模仿《燕子》的语言写出翠鸟的样子。学生写出了“一身翠绿色的羽毛,一对绿中镶嵌着几颗珍珠似的斑点的翅膀,加上像钢针样的又长又尖的嘴巴,这就是活泼可爱的翠鸟”“一身翠绿中带着珍珠般白点的羽毛,一张长枪似的小嘴,加上尖尖的小尾巴,这就是机灵可爱的翠鸟”等仿句。
文中的词语范例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支架,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2.复制文本形式
文本的形式如房子之框架,包括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学生的表达不能片面追求自主“原生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使其表达条理清晰,富有章法。
如《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在描写“森林可以蓄水”和“森林也是一个空调器”这两大作用时,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两段的共同之处,再分组读,进一步加深对这种构段方式的印象,最后模仿这样的构段方式,写“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典型的范例,教會学生学习范例的特点进行“仿写”,让表达从“模仿”开始,最终学会跳出文本活用语言。
二、放大文本,在拓展中学表达
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比较精练,然而内涵深厚,用上放大功能,适当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
《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文中只写了短短一句话,没有详细描述。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烈风暴雨中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聚焦“锁之痛”场景,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哪儿?悬崖绝壁让你想到了什么?第一问,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普罗米修斯所处的境地。接着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慢慢走近普罗米修斯。我继续追问“一把沉重的铁链锁住了他的肉体,锁住他的自由,他冷吗?他饿吗?他困吗?他想亲人吗?”“他还会受到怎样的折磨呢?”渐渐地,学生心里有了画面感,感同身受,此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形象感悟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同时出示三个场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写下来。
烈日炎炎,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普罗米修斯。
狂风猛烈,暴风雨像鞭子一般抽打着万物,普罗米修斯 。
大雪纷纷,冰雹像刀子一样落下来,普罗米修斯
一、复制文本,在模仿中学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最适合的、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模仿表达,进行言语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1.复制文本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文本的语言丰富有趣,是学生积累学习的最直观、实用的好材料。阅读时,教师要找准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作为言语训练的集合点,引导学生当场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教学《燕子》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词语能让自己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再引导学生关注“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的妙用。接着出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后,模仿《燕子》的语言写出翠鸟的样子。学生写出了“一身翠绿色的羽毛,一对绿中镶嵌着几颗珍珠似的斑点的翅膀,加上像钢针样的又长又尖的嘴巴,这就是活泼可爱的翠鸟”“一身翠绿中带着珍珠般白点的羽毛,一张长枪似的小嘴,加上尖尖的小尾巴,这就是机灵可爱的翠鸟”等仿句。
文中的词语范例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支架,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2.复制文本形式
文本的形式如房子之框架,包括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学生的表达不能片面追求自主“原生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使其表达条理清晰,富有章法。
如《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在描写“森林可以蓄水”和“森林也是一个空调器”这两大作用时,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两段的共同之处,再分组读,进一步加深对这种构段方式的印象,最后模仿这样的构段方式,写“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典型的范例,教會学生学习范例的特点进行“仿写”,让表达从“模仿”开始,最终学会跳出文本活用语言。
二、放大文本,在拓展中学表达
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比较精练,然而内涵深厚,用上放大功能,适当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
《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文中只写了短短一句话,没有详细描述。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烈风暴雨中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聚焦“锁之痛”场景,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哪儿?悬崖绝壁让你想到了什么?第一问,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普罗米修斯所处的境地。接着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慢慢走近普罗米修斯。我继续追问“一把沉重的铁链锁住了他的肉体,锁住他的自由,他冷吗?他饿吗?他困吗?他想亲人吗?”“他还会受到怎样的折磨呢?”渐渐地,学生心里有了画面感,感同身受,此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形象感悟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同时出示三个场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写下来。
烈日炎炎,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普罗米修斯。
狂风猛烈,暴风雨像鞭子一般抽打着万物,普罗米修斯 。
大雪纷纷,冰雹像刀子一样落下来,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