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地理是重要学科,实用性较强。但对学生来说,相对枯燥和陌生,老师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展开生活化教学。基于此,展开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育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灌输法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有时候会感到厌烦。而采取生活化教学会让学生不再机械化地学习地理,而是在生活实际中真正地了解地理知识,探索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传统地理教学中,老师多是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应对考试,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而生活化教学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初中地理又是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学生完全可以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去解决实际性难题[1]。最后,帮助学生建立社会化意识。如今大众生活水平较高,很多学生都缺少生活技能,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也不高。地理中融入生活化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生存实践技能,真正融入生活和社会中,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模式、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去探索现实,实现教育和应用的链接。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从当前我国师资力量分配上看,存在严重的地域差异,这会对地理教学的进度形成阻碍。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具备综合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但从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实况看,很多学校都缺乏专业性强的老师,普遍存在老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经验有限、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这些无疑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大大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和掌握。
   其次,教學资源不够丰富。教学资源对地理科目的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倘若教学资源不够,会对教学质量、进度都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像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地质模板等,如果匮乏就没办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大大降低教学效率。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学资源不充足的情况,老师常常只能靠课本知识和简单的教学用具来讲解,学生的思维和见识只能被束缚在课本内容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探索力。
   三、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提高师资团队能力,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地理课堂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即老师把地理专业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而这必然需要老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在线。一方面进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和地理素养,如此在教学中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用生活案例来拆解地理知识,或者把地理知识转化为生活现象[2]。所以老师要不定期提升自己,吸收更好的教学理念,研究现代化地理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培训或者进修。同时关注学生的想法、喜好以及建议,展开良好的师生互动,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地理的生活化联想
   日常生活中其实包含着很多地理现象、地理知识,比如新闻联播中的地理知识、当地的地质、地貌、气象等。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地理现象,引发学生的有关联想。比如,日本福岛海岸发生地震,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带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震发生的原理等,让学生能更充分、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识。再比如,尼伯特发生台风,教师可以借此来讲解热带气候、台风的形成,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他们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3.组织室外活动,烘托生活化情境,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地理教材是对知识的浓缩,老师要打破教材的局限,带领学生从课堂进入生活中,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帮助他们训练观察、思考、应用能力[3]。比如,在讲解大气排放、城市污染相关知识时,可组织学生到户外,将其分成小组,展开对污染原因的调查,并做好记录,最后集中讨论污染原因,并让学生自由讨论防治措施。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观看纪录片,拓展学生的认知,增强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比如,学习气温、地形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为什么夏天大家喜欢去山中避暑?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阐述、理解、总结地理知识规律。最后,学校要拨出一定的资金完善教学资源,购置必备的多媒体、道具等,促进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多元、丰富。
   总之,初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实用性学科,只依靠教材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从生活化着手,联系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到户外感受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原理,重视对学生地理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庆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3-46.
   [2]王海峰.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8):57-59.
   [3]朱雯亚.实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14).
其他文献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知识的获取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引发幼儿在自
摘 要:区域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从建设幼儿园活动环境质量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为幼儿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各个地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的设置不同,尤其是在活动教学上,各个地区主要是以当地的教学环境与教学特长为基础,因此幼儿区域活动局限性较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指的是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幼儿教学中要保证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应用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是越来越多教育教学工作者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当下的
摘 要: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可以根据假设验证科学法则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不过因为高中数学的特点,数学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依旧是一大难点。在高考制度影响下,高中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极易产生负面情绪。针对此,激励教育原则的应用便显得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基于此,主要针对激励教育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思维、逻辑能力都能得到加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区角活动中,促使他们在“玩”中掌握各种数学方法.教师要确保材料和活动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确保幼儿相互合作,确保教师和幼儿进行积极
摘 要:在现代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很多创新型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更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明确且多元化的问题驱动目标、加强运用创新形式教学方式、注重分层设计数学问题以及结合问题驱动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四个教学措施的运用,对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
摘 要:启发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应该切实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认知需求,目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行為表现,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全面落实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现数学探究。从利用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现象启发学生、利用数学实验启发学生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落实启发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课程指导过程应该与幼儿教育游戏密切结合,课程与游戏的融合体现了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更利于提升课程指导水平,同时带给幼儿更加丰富的学习与娱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