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兰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美国建国前后真正的美国本土作家如凤毛麟角。1771年出生在费城的一个贵格会家庭(the Quakerfamily)的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Charles Brockden Brown)因为其作品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职业作家。早年接受法学教育,但是其性格脾气太过反叛,再加上观点极端且热爱文学,让他远离了这个行业。他便弃法从文,去了纽约,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1797年,第一部公开发表的著作名曰《阿尔昆---一场对话》(Alcuin A Dialogue)是一篇有关妇女权益的论辩文章。但是不久便转向小说创作。主要有四部小说,《威兰德》(Wieland or the Transformation)出版于1798,《亚瑟*莫文》(Arthur Mervyn)出版于1799,《奥蒙德》(Ormand)出版于1799,《埃德加*亨特利》(Edgar Huntly)也出版于1799.这四部小说都受英国格特小说尤其是威廉*戈德温的《加勒布*威廉姆斯》(Caleb Williams)和拉德克里夫女士的《乌朵尔夫城堡的秘密》(The Mysteries of Udolpho)的巨大影响。于是也属于哥特一派(gothic school)。
  在这四部哥特式小说中,最为有生命力的还是《威兰德》(Wieland),故事讲的是在费城附近有一个地方叫迈廷根,那里住着的一户威兰德的人家,主人是一个的农夫,日子过得滋润。但是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宗教狂热信徒。一天他去自己建造的、离家不远的一个小教堂去祷告。当他进入其中时,看到一缕诡异的亮光,同时听到一声爆炸。当他的妻子和弟弟赶到时,发现他已经被严重地大面积烧伤。不久他便命归西天了。承受不了如此横祸的打击,他的妻子也很快随他进入了坟墓。他们的孩子克拉拉*威兰德和西奥多*威兰德在他们的一个姑姑的照看下快乐成长,和他们的邻居女孩凯瑟琳*普莱耶尔交了朋友。西奥多和凯瑟琳结了婚,回到了他们的老住宅。克拉拉选择一个人住在老宅基地上的一个独立的房子里。威兰德一家除了自己有一个孩子外,还收养了一个孩子叫路易莎。一位来访的英国上校斯图亚特先生,认出了这被收养的孩子是他自己的亲生骨肉。显然他的妻子带着孩子莫名其妙地从英格兰私奔了出来。亨利*普莱耶尔,那凯瑟琳的哥哥,从欧洲回来加入了他们的亲戚之中。这位仁兄在脾性上和西奥多完全相反,他为人轻佻,而对方却像他的先人那样在宗教方面极度严苛。但是他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一天晚上,当西奥多在去教堂的途中遭遇了一次非凡的经历:他听见他的妻子呼唤他回去。但是当他返回家时却发现他的妻子并未叫他。后来那种诡异的声音警告普莱耶尔说,他的未婚妻特蕾莎死了。这个噩耗被来自欧洲的一艘油船所证实了。一天克拉拉在自己的房子附近发现了一个陌生人。从远处看来,他是一个粗野的人。但是当他走近时,却显得英俊而且言语文雅。不久时候,克拉拉夜间被一个来自她卧室里的衣柜里的声音所惊醒,她听得清楚,是两个男人正在计划一次谋杀。她冲出房间,倒在了大厅里。他的哥哥以及普莱耶尔被那神秘的神声响所吵醒,前来帮忙。可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入侵者的影子。当克拉拉某个晚上在教堂里时,又听到了那神秘的声音,警告他离开这里。普莱耶尔及时地赶到了解救了她,带她回了家。普莱耶尔说他见过了那个陌生人,认出了他是卡尔文,是他在欧洲时的一个相识。卡尔文拜访了维兰德的家庭,克拉拉发现他依然令她印象深刻而且感到神秘。当他听到最近这里所发生的令人迷惑的事件,他颇感兴趣。尽管承认有超自然的力量,但是他依然指出那可能是人在捣鬼。卡尔文的频繁造访让普莱耶尔感到不安。克拉拉明白他钟情于她,担心新来者是自己的情敌。她急切地等待普莱耶尔向她求婚。一个晚上,她一个人在屋子里,想起了那天偶然听到谋杀计划的情景而感到害怕。她再次地听到这那个警告她的声音,她打开衣柜,卡尔文从里边闪了出来。他承认他打算强奸她,但是又向她保证无需再害怕。他对那个导引她的神秘声音印象深刻。第二天一早,普莱耶尔控诉克拉拉和一个窃贼以及杀人犯幽会,为了这个诽谤,她向她的哥哥寻求帮助。克拉拉发现,普莱耶尔几乎说服了他的哥哥相信了他的话。她回到家里,向普莱耶尔保证。普莱耶尔向他坦白了对她一直与日俱争的爱慕之情和他对卡尔文的担心。前天她从报纸上得知卡尔文在都柏林以盗窃和杀人受到通缉。那晚他偶然听到了卡尔文和克拉拉的情话。她的倔强无可救药,于是普莱耶尔准备回到欧洲。克拉拉收到一封卡尔文的信,要求当晚前来拜访。可是当她如约时,发现凯瑟琳被谋杀在了卧室里。几乎同时得知哥哥的孩子也被人杀害了。她崩溃了。在恢复的过程中,他由母亲的弟弟照看,让她惊愕的是,杀人凶手不是卡尔文而是威兰德本人。现在已经被判了刑入了狱。她读了一份她的哥哥在法庭上的供认记录,说他是怎样听到上帝的声音,命令他杀掉自己的妻儿的。当克拉拉要求见她的哥哥时,她惊恐地获知,他相信上帝要他杀掉克拉拉和普莱耶尔。
  身体恢复之后,尽管那房子令她想起恐怖的情景,她还是回到了家里。令人惊讶的是她撞见了卡尔文。他否定自己与发生在威兰德家庭里的那些悲剧有關。他承认自己的确会口技,在几个场合模仿各种声音。他模仿凯瑟琳的声音,模仿他和克拉拉情意绵绵的谈话以及警告她身处危险的神秘声音。但是他否定是他的口技引诱威兰德去谋杀。这一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因为威兰德越狱了,现在要杀掉她。卡尔文模仿上帝的声音而救了她,且告诉威兰德不应该杀掉自己的孩子和老婆。恐怖和罪孽感征服了他,他自裁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普莱耶尔和卡尔文都同意认为威兰德是一个宗教狂的牺牲品。普莱耶尔呆在美国,因为他发现他的未婚妻并未死亡,于是就结了婚。
  克拉拉一个人呆在家里一段时间,但是当房子遭火灾倒塌之后,她同意去了欧洲。她见到了普莱耶尔。普莱耶尔的妻子死后,她嫁给了他。她同时见到了那位上校,他发现了妻子逃离英格兰的原因,她曾经被一个男人所引诱,无颜见自己的丈夫。上校和那个男人发起一场决斗,不幸的是他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杀掉了。
其他文献
摘 要:《七个脚趾的人》是翁达杰第二部诗集,翁达杰在这部诗集中展现了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广袤壮阔的原始风光,描绘出现代社会与原始文明之间的较量,交融并最终被原始文明深深影响的场景。诗人剪辑情节的片段,选择故事的截面,运用奇谲的想象,以半神话半民间传说的形式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恶托邦”。暴力,既是“恶”的体现,也是美的诞生。  关键词:翁达杰;七个脚趾的人;暴力;想象;美学  作者简介:庞程(199
摘 要:蜚声赣南文坛的学者、作家罗旋以质朴和真情融入一脉乡心,小说集《含笑》尽显赣南山水的特色风情。本文重点论述小说中的主题内容和写作特色,以此展现作者浓郁的客家情怀。  关键词:罗璇;叙述特色  作者简介:肖戎(1994.8-),女,汉族,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  一、这边风景
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一定要充分地对其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通过研究中西方文化间差异,提高作品翻译的质量。本文首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探究,然后提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望能促进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摘 要:作为一首情诗,穆旦《诗八首》除了“你”“我”之外还大量出现第三人称用法;第三人称在《诗八首》中包括“他”和“它”两种使用方式,二者指代对象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指的是神性与自我分裂,后者则主要指的是自然之力和人类之能;第三人称在《诗八首》中的使用使诗歌视角更加丰富;是穆旦“知性抒情”展现方式的需要;有助于塑造穆旦诗歌意蕴的多重解读属性,对于《诗八首》的诗性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穆旦;九
摘 要:齐鲁文化与法家文化的对立,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重要原因之一,使秦汉典籍的传承近于中断,文化原典出现断层,既而揭开了两汉今古文经学的序幕。  关键词:齐鲁文化;焚书坑儒;两汉经学  作者简介:查传斌(1984.12-),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毕琳(1980.3-),女,汉族,天津人,硕士,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学
摘 要:此论文是对李劼人先生的著作《死水微澜》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两位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蔡大嫂与刘三金是这部小说中刻画得比较详细丰满的两位女性,她们长相漂亮,大胆真挚,但她们的人生又充满无奈与顺从。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两位女性形象,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感知这些女性人物。  关键词:《死水微澜》;蔡大嫂;刘三金;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徐宝杰(1992-),女,汉族,
摘 要: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即使从外在形式看,论诗诗处于一种散在的形态,但还是能从创作者深思熟虑的简短字句中,窥探到其内在的整体性。《二十四诗品》的内容以诗歌的形式所呈现的,往往超越了普通存在的诗歌批评,从而升华为一种诗性的哲学。  关键词:论诗诗;《二十四诗品》;直觉象征型思维  作者简介:张馨文,
摘 要: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以来阻力重重,全国各地教案迭起冲突不断。其根本原因是传教目的已不是单纯的宗教性质,而具有较强的殖民主义色彩。基督教的侵略实质与国人的民族意识、晚清知识分子的态度、中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等也是引起冲突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冲突客观上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封建桎梏,成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助力,在教育办学、医疗卫生、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基督教
摘 要:转喻和隐喻都是词义扩展的两种主要类型,在人类构建词义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论隐喻还是转喻,其实质都是概念性的,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以《绿》文本中运用“绿色”的语句为语料,在认知语言学理论即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文本中“绿色”认知语义结构并总结其成因,从而认识“绿色”在特定文本中的隐喻体系。  关键词:绿色;转喻;隐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对《最危险的游戏》的研究中,有学者分析其叙述视角,有学者探讨其句法,还有学者分析人物心理,文章侧重分析小说中的女性缺席。  关键词:《最危险的游戏》;女性缺席;荒岛文学;时代精神;脱衣求真  作者简介:刘莉(1994.2-),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