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探索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笔者在理解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讨论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问题设计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提问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围绕探究的主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思路,相机引导问题展开,使学生在阅读、观察、操作中质疑和解疑。如可以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作出概括。提问时要针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设问。如:“为什么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运行速度反而越小?”有时提问要具有提示性,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才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如:“从磁通量的角度考虑,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另外,提问还要有序列性,使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逐步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认识。
  2.营造宽松的课堂探究气氛。探究性学习需要一个宽松民主的人际环境、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教师是这种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示范者。教师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去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议权,允许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质疑问难,给予学生思考的自由,发扬学术自由精神。
  3.善于评价,深入探究。探究式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学生受到学习经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对问题的理解都很正确,难免有失误和偏差,教师应及时予以评价进行引导。评价要全面客观,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思想,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在探究教学的操作中,教师还要注意:一是要注意选择探究内容,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二是要注意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二者不能偏颇;三是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使探究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目的。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乳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研究SPGL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K562细胞液体培养、集落形成实验、MTT检测法,观察了SPGL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SPGL能显著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且此种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就诊的ACS患者95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 3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建立上肢动脉分支、分布的立体概念,让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血管的走向,减少血管手术的失误,提高上肢血管研究项目的成功率。方法:取新鲜冻尸的完整左侧上肢1例,从
套用托尔斯泰先生一句话,“有名气的学校是相似的,普通学校各有各的不同”,在名校云集的海淀区,一所普通的小学该如何生存,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带着这个疑问,我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为目标,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倡导开放性教学,使人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作业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各项智能的重要途径。情境化作业的布置,能使学生克服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充分发展以数理逻辑智能为主的各项智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作业目标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脑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思维智能、肢体运动智
目的通过模拟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方法,建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于两种不同动物重复用同一造模方法以考察其可靠性。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