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自然因素对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温、蒸发是地下水埋深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埋深随蒸发增加、气温升高而增大。出山口径流(主要为冰雪融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仅次于气温和蒸发,埋深随径流增大而逐渐减小,约有1~2个月的滞时。风速、水温和湿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相对较小,降水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不太明显。影响因子与埋深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且通过了置信水平α=0.01的显著性检验。
其他文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通过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3%高渗苯氧威乳油中的苯氧威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偏差为0.004,变异系数为1.29%,平均
本文根据遥感影像资料,在对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海拔高度、坡度及地形类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露天矿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与矿区的污染控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措施密切相关。本文根据矿区生态承载力内涵及层次特点, 从生态系统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度3
豆科植物含有一种荧光物质,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D)测定抗蚜威残留有干扰,易产生假阳性结果。通过薄层色谱(TLC)分离富集荧光物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该化合物为1,2-苯
研究并建立了溴菌腈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苹果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丙酮、二氯甲烷和甲苯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GC)测定。溴菌腈的最小检测量为2.0×10^-11g,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