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表皮生长因子突变的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l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

方法

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开展基因检测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初次收治的103例EGFR突变并通过口服EGFR-TKI治疗的男性NSCLC患者。

结果

截止随访结束时,97例患者中,62例存活,35例死亡,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8例(49.5%),稳定27例(27.8%),疾病进展22例(22.7%),客观缓解率为49.5%,疾病控制率为77.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3.0个月。93例腺癌患者的中位PFS为22.7个月,4例腺鳞癌患者的中位PFS为7.0个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95% CI=18.167-21.833个月和0.000-17.094个月);EGFR-TKI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皮疹不良反应的患者共21例,中位PFS为16.0个月,未出药物性皮疹的患者76例,中位PFS为23.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5% CI=7.233~24.767和15.400~31.200);60岁以下患者的中位OS为47.9个月,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中位OS为28.6个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95% CI为32.559~43.858和29.323~52.6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48)及是否合并药物性皮疹不良反应(P=0.014)为影响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EGFR-TKI对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男性NSCLC具有显著效果;病理类型、是否合并药物性皮疹是无进展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年龄是总生存期的重要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选择临床上可常规进行检测的指标或组合相关指标形成的评分或风险模型,探讨对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PTE)患者的预测相对理想的临床指标或评分。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07例完善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检查明确诊断为PTE及明确排除PTE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单纯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合并PTE组,记录2组患者临床上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采用诺欣妥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抗心衰治疗与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诺欣妥治疗,统计分析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之间炎症因子水平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6 min步行距离、用药后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心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SV、LVEF较对照组高,L
目的探讨选择性会阴侧切术对会阴体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顺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选择性会阴侧切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统计两组的会阴裂伤情况,盆底Ⅰ类肌、Ⅱ类肌肌力分级,POPQ评分的分级,肛提肌裂孔扩张情况。结果会阴裂伤率:研究组2.5%,对照组为56.22%,连续性校正χ2为53.14,连续性校正P<0.05。盆底Ⅰ类、Ⅱ类肌力<3级发生率:研究组分别为30%、23%,对照组分别为49%、38%,χ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中心早期鉴别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重要性,以及讨论如何结合D-二聚体检测优化现有胸痛中心的急救流程。方法收集近1年来我院胸痛中心收治的50例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资料,其中25例最终确诊AAS的患者作为AAS组,以同一时期诊治的25例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确诊的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首诊时检测血D-二聚体,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