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邯郸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现状入手,介绍了邯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邯郸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和加强创业与投融资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着手,提出邯郸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装备 产业 集群 思题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12-02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科技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4年12月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正式授予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自集群建设以来,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企业群体、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为重点,集群建设已初见成效。
1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现状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冀南新区,致力打造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创建一家国家级高新区,搭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要素集聚高地。目前已有278家装备制造企业纳入集群,集群从业人员2.6万人,重点扶持中船重工718所、汉光重工等骨干企业100家。2014年,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居全市9大行业之首,已经超过煤炭、电力行业,成为继钢铁之后的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1.1 主导产业类别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产业构成上以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和河北汉光重工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为集群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农机及成套设备、矿山设备、专用车等产业体系:以七一八所、汉光公司为龙头,重点培育了森蔚电器、西瓦科电器等重点企业,以节电、空气净化、水净化设备及成套装备为重点产品,逐步打造邯郸市节能环保设备基地;通过哈克农机产业园、金狮棉机国际棉机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建设,自主开发新型农机播种收割,大型智能轧花机成套产品,带动全市农业机械成套设备的发展;以河北天择重工、瑞驰重型机床等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为重点,形成了以大型采煤设备、型机床为龙头,同时发展输送、控制等零部件相配套的系列产品。集群内肥乡远达、新兴能源装备等10家具备国家生产资质的专用车生产企业,产品覆盖混凝土搅拌车、天然气高压罐车、LNG罐车全挂车、载重自卸车等。
1.2 产业竞争力
目前,集群内培育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25家。中船重工、新兴能源装备、金狮棉机等骨干企业相继承担了国家02专项1项、国家重大仪器仪表专项1项、863计划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4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2014年获得政府各类资金支持共计1.5亿元。2014年,集群企业开发新产品300多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52项,形成32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智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水电解制氢设备、新型锂电池化成分容设备等“十大首台首套产品”成功上市。新兴际华的特殊管材基地建成后,邯郸市双金属复合管、钢格板、球墨铸管三大系列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2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特点
2.1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保障有力
在争列国家级产业集群试点的过程中,河北省和邯郸市领导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产业集群建设现已列入河北省、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两级政府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河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邯郸市成立了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采购、土地保障、人才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2.2 实现了公共资源共享化发展
目前,集群拥有1家国家级和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形成了“创业苗圃(DCT众创空间)+孵化器(才智港园区、文化园区等孵化园)+加速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产业链条和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此外,集群拥有23家创新服务平台,其中6家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机构。总投资近30亿元孵化体系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继与中船重工集团合作建立了派瑞科技产业园、汉光光电产业园,与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建立了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与中棉集团合作建立了国际棉机研发制造基地等。集群还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开通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分担贷款风险的新机制。邯郸市建立科技风险补偿融资机制,放大科技投入效应。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扩大贷款规模,形成了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2.3 产业基础雄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经过多年发展,邯郸形成了以钢铁、电力、煤炭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近年来,依托雄厚的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围绕现代装备制造应用系统及部件研发、设计与制造,邯郸市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人才和技术,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区域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法国圣戈班、韩国现代等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邯郸,新兴际华、中船重工等40多家央企在邯投资。
3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问题与分析
(1)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强。
邯郸创新型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主要分布在冀南新区、马头工业园区、峰峰矿区、成安县等几个县(市、区),地理位置不够集中,无法共享基础设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交流,造成无法产生产业集群地理集聚的优势。 (2)产业间缺乏联系,产业链不完整。
当前,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链布局不够好,尚未完全形成相互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分工不明确,专业化程度不高。小型企业主要从事资源的初加工和粗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稍大点的企业则是“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无法把全部的资源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配套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制约了产业集群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
(3)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集群在研发方面成绩优异,但创新活动主要是集群内少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的,其他企业仍然采取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集中于一些低端装备的制造,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4)产业涵盖面广,优势产业不突出。
按照世界工厂装备制造网的分类原则,装备制造业主要可以分为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制造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七大类。按照此分类标准,邯郸装备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这七大类产品均有企业在生产。从企业数量上也可以看到,邯郸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低端产品制造。这表明邯郸的装备制造业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没有在全国形成自己突出的行业优势,不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4 对策与建议
(1)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壮大集群规模。
紧扣邯郸市政府《关于加大重大招商项目引进力度的意见》,紧紧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瞄准京津沪产业转移和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主动承接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高端产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冀南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2)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构架,延伸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突出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快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带动生产配套及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形成较强的配套和集成优势。大力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快创新资源向邯郸市集聚,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开展科技外交官行动,强化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
(4)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鼓励引进和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良,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加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力度,推进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及成果收益等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5)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平台作用,降低创新成本。
加快集群内孵化器的建设招商工作,引进孵化器管理团队,在冀南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智能感知装备产业园,带动冀南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挥邯郸市智能感知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优势作用,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工作。
(6)加强创业与投融资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进邯郸金融资本服务中心建设,成立河北银行邯郸科技支行,推出专属产品。依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联合银行、保险、担保、证券和投资机构成立科技金融联盟,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共享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黄鲁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 夏维力,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现代装备 产业 集群 思题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12-02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科技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4年12月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正式授予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自集群建设以来,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企业群体、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为重点,集群建设已初见成效。
1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现状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冀南新区,致力打造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创建一家国家级高新区,搭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要素集聚高地。目前已有278家装备制造企业纳入集群,集群从业人员2.6万人,重点扶持中船重工718所、汉光重工等骨干企业100家。2014年,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居全市9大行业之首,已经超过煤炭、电力行业,成为继钢铁之后的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1.1 主导产业类别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产业构成上以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和河北汉光重工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为集群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农机及成套设备、矿山设备、专用车等产业体系:以七一八所、汉光公司为龙头,重点培育了森蔚电器、西瓦科电器等重点企业,以节电、空气净化、水净化设备及成套装备为重点产品,逐步打造邯郸市节能环保设备基地;通过哈克农机产业园、金狮棉机国际棉机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建设,自主开发新型农机播种收割,大型智能轧花机成套产品,带动全市农业机械成套设备的发展;以河北天择重工、瑞驰重型机床等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为重点,形成了以大型采煤设备、型机床为龙头,同时发展输送、控制等零部件相配套的系列产品。集群内肥乡远达、新兴能源装备等10家具备国家生产资质的专用车生产企业,产品覆盖混凝土搅拌车、天然气高压罐车、LNG罐车全挂车、载重自卸车等。
1.2 产业竞争力
目前,集群内培育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25家。中船重工、新兴能源装备、金狮棉机等骨干企业相继承担了国家02专项1项、国家重大仪器仪表专项1项、863计划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4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2014年获得政府各类资金支持共计1.5亿元。2014年,集群企业开发新产品300多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52项,形成32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智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水电解制氢设备、新型锂电池化成分容设备等“十大首台首套产品”成功上市。新兴际华的特殊管材基地建成后,邯郸市双金属复合管、钢格板、球墨铸管三大系列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2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特点
2.1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保障有力
在争列国家级产业集群试点的过程中,河北省和邯郸市领导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产业集群建设现已列入河北省、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两级政府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河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邯郸市成立了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采购、土地保障、人才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2.2 实现了公共资源共享化发展
目前,集群拥有1家国家级和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形成了“创业苗圃(DCT众创空间)+孵化器(才智港园区、文化园区等孵化园)+加速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产业链条和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此外,集群拥有23家创新服务平台,其中6家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机构。总投资近30亿元孵化体系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继与中船重工集团合作建立了派瑞科技产业园、汉光光电产业园,与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建立了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与中棉集团合作建立了国际棉机研发制造基地等。集群还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开通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分担贷款风险的新机制。邯郸市建立科技风险补偿融资机制,放大科技投入效应。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扩大贷款规模,形成了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2.3 产业基础雄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经过多年发展,邯郸形成了以钢铁、电力、煤炭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近年来,依托雄厚的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围绕现代装备制造应用系统及部件研发、设计与制造,邯郸市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人才和技术,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区域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法国圣戈班、韩国现代等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邯郸,新兴际华、中船重工等40多家央企在邯投资。
3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问题与分析
(1)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强。
邯郸创新型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主要分布在冀南新区、马头工业园区、峰峰矿区、成安县等几个县(市、区),地理位置不够集中,无法共享基础设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交流,造成无法产生产业集群地理集聚的优势。 (2)产业间缺乏联系,产业链不完整。
当前,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链布局不够好,尚未完全形成相互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分工不明确,专业化程度不高。小型企业主要从事资源的初加工和粗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稍大点的企业则是“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无法把全部的资源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配套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制约了产业集群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
(3)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集群在研发方面成绩优异,但创新活动主要是集群内少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的,其他企业仍然采取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集中于一些低端装备的制造,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4)产业涵盖面广,优势产业不突出。
按照世界工厂装备制造网的分类原则,装备制造业主要可以分为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制造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七大类。按照此分类标准,邯郸装备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这七大类产品均有企业在生产。从企业数量上也可以看到,邯郸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低端产品制造。这表明邯郸的装备制造业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没有在全国形成自己突出的行业优势,不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4 对策与建议
(1)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壮大集群规模。
紧扣邯郸市政府《关于加大重大招商项目引进力度的意见》,紧紧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瞄准京津沪产业转移和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主动承接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高端产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冀南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2)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构架,延伸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突出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快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带动生产配套及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形成较强的配套和集成优势。大力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快创新资源向邯郸市集聚,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开展科技外交官行动,强化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
(4)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鼓励引进和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良,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加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力度,推进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及成果收益等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5)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平台作用,降低创新成本。
加快集群内孵化器的建设招商工作,引进孵化器管理团队,在冀南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智能感知装备产业园,带动冀南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挥邯郸市智能感知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优势作用,对集群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工作。
(6)加强创业与投融资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进邯郸金融资本服务中心建设,成立河北银行邯郸科技支行,推出专属产品。依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联合银行、保险、担保、证券和投资机构成立科技金融联盟,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共享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黄鲁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 夏维力,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