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生命的圆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想想议议”、“观察与实验”、“科学 技术 社会”,在导入新课、巩固知识、联系实际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品质,更好的为社会、为祖国出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杨梅霞(1975-),女,山东莱州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的新观点,也是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体现,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道德素养,品格气质,学识才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后天在接受教育中获得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得,不断进步,不断形成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前几天上物理课讲到频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花园里为什么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呢?”那是因为蝴蝶的翅膀每秒振动只有五六次,蜜蜂每秒可以振动三四百次,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由此忽然想到,如果把物理知识比作花朵,那么学生就是一只只小蜜蜂吧,在阳光的枝头,在月色的光晕里,嗡嗡地叫着,追循着花朵,把时光拎成一根细细的丝弦,奏响了勃勃生机的教育的春天.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教育的春天里,采摘到香甜的花蜜,在实践中升华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在物理课堂中自然渗透,重点加强方法的引领.“想想议议”、“观察与实验”、“科学 技术 社会”是物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知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纽带,在德育教育中也应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在“想想议议”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想想议议”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在教学中,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讨论中不仅让学生知道相应的物理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体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克服厌学心理.如:裁判员计时时,是看冒出的白烟计时还是听枪声计时?好多学生虽然每年都参加运动会,但并不知道计时的方法,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认识到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加强了学习的能力.冬天的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其实水管并不完全是被冻裂的,这些问题犹如闪光的萤火虫,带领着孩子们去前行,去探索.
  对于一些科学小故事,既要说明它蕴含的物理知识,更要挖掘它的教育价值,如“凿壁借光”说明了光的传播特点,更要学习匡衡勤学的优秀品质.“水中捞月”说明了平面镜成像特点,也要教育学生扎实、脚踏实地.在讲授牛顿运动时,介绍牛顿的一段名言,“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帕斯卡做的裂桶实验,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燈等,无不是通过上百次上千次的实验完成的,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家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崇高美德.
  2 在“观察与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培养一个人很重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都是从多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学生实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而且要遵重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渐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
  如“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认真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和前面物体成的像完全重合,否则就不会得出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规律,有些同学不认真对待,为了得出正确的规律,随便改动像的记录位置,这样是有悖于科学探究的精神的,也不会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通过个别小组的失败经历,教育学生科学探究必须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当得出平面镜规律:成正立等大的像时,适时教育学生,我们做人也应该像平面镜成像一样,什么形状的物体成什么形状的像,不放大、不缩小,表里如一.
  3 在“STSE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抵制崇洋媚外思想的有力武器,是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统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较深远.例如:在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风力发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能源方面的成就.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介绍我国通讯卫星发射情况及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情况,在讲“压强”时介绍我国深水潜艇的研究进展,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科技兴国的意识.天坛的回音壁、地动仪、司南等都闪耀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火花,展示了历史上的我国科学成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但同时也要看到光污染、声污染、能源日渐减少、水污染等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通过“想想议议”、“观察与实验”、“科学 技术 社会”,在导入新课、巩固知识、联系实际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品质,更好的为社会、为祖国出力.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立德树人,在饱满的激情中打败潜伏的倦怠,在每一次备课中积淀新的素材,在每一堂课上鼓起新思想的风帆,在每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场合中传递给他们鼓励和信任的力量.希望学生像蜜蜂一样,舞执着,逐花采蜜;演奏着坚强,渲染花香;追求进取,在教育的春天里描绘出自己生命的圆满.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淄博市中考题越来越注重整合实验的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2018年淄博市中考题实验探究23题,分析学生出现典型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突破策略,一是使用概念图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二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注重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培养,三是重视学生的实验评估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进行评估和交流,让评估成为一种意识坚决地
[摘 要] 改革开放至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学主流教学方法历经磨砺,随着教育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变化逐步完善。以江苏省为例,其主要经历了板讲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洋思和杜郎口模式教学法(同期并行),以及学讲、活动单元导学法(同期并行)几个主要阶段,在基层实践与评课标准方面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江苏省中学主流教学法40多年的改革历程具有以下启示:“以教代学”逐步告别历史舞台,“以学促教”必将大显身手
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教学方式日益丰富,学生活动日益频繁.笔者以为这是教学的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形式的进步不能脱离思想的坚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思想是应当坚守的.从物理自身的特点来看,从教学的本质来看,笔者以为关注物理知识背后的逻辑,注重物理知识背后的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应当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思想.  1基于逻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逻辑是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加上理论分析才能够深入的理解。通过分析问题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如果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物理基本知识的学习,那么就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充分的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
【课前热身】(2分钟)  1.完成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举例说明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导学提纲】(30分钟)  知识点一:照相机(自主钻研3分钟,组内交流2分钟)  请你阅读课本94至95页,“照相机”部分,完成
摘要:学生如何适应高一年级难度较大的物理学科,教师需要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结合高考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适合高一物理教学的方法策略,能带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设置;高效课堂;复習巩固;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物理相比有很大的提升,高中物理需要学生具有高效的计算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准确的理解能力,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等.学生在高一年级需要学习9门学科,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与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而有效提问就是这一保证的有力武器之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起到很好的承前启后的“润滑”作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用几个成功案例来诠释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供同行借鉴.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
改进初中物理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知识,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启发性强、可操作性强,促进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标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
摘 要:核心素养的物理低成本實验开发要求老师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熟练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信手拈来”的低成本实验制作.以眼睛一课为例,追寻低成本实验的探索,寻求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低成本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液体透镜  每每想起“知识全都还给物理老师您了,学费能不能也
自从“反思”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界,教学反思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模式.实践发现,不少中学老师虽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反思,但是反思的质量值得商榷.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如何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品质,尤其是如何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教学进行更加有效的反思.为了提升反思的品质,课题组推崇“团队合作”,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