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守有为敢于担当——试论问题性报道的把握尺度与处理原则

来源 :声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性报道因多为“揭短”“揭丑”甚至“揭黑”而又被称为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中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①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惑”(与新闻和资讯相关的意义系统的提供)、“解闷”(休闲和心理的调适)、“解气”(舆论监督和社会宣泄)。
其他文献
对于一些问题,“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日本著名学者、被誉为战后“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的竹内实于今年夏季去世。此前,他的系列作品《竹内
美联社日前重新修订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守则,严禁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未经证实的传闻。在使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作为新闻源前,必须要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与发布信息者取得直接
政府债务影响房价的中间传导机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房价影响政府债务的中间传导机制是土地市场,两者作用的路径不一致。采用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
“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在这个富有意味的历史节点,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通过忠实纪录,以独特视角,追述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