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现状和改革策略的几点讨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面临的是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整体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的教育背景下,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改革是顺应新世纪潮流发展的必然措施,这必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也会为中国的全新教育理念的实行推广迈出一大步。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现状 改革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论文发表
  目前,我国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环节,如何适应21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就必须逐步深化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下面针对当前初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都比较过于陈旧,其重点往往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中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目标也不是非常明确。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对体育科目产生了厌倦情绪,另一方面也为体育教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目的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模式,将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向学生宣讲,学生才会重新享受到运动的快乐,爱上体育课,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才能充分得到培养。
  1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体育教学
  众所周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学教育以片面追求高质量水平的升学率为教学宗旨。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随意缩减体育课时,体育课程完全得不到保证,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够。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定,但是学校在执行力度上不够,没能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体育课让位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学校毕业年级甚至没有体育课,体育课被更改为其他学科教学课程,学生根本没有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2 体育教学设备欠缺,器材运用率低
  第一.体育器材欠缺,长久以来,由于传统体育观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备缺少维修。近年来,虽然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上不断增加,学习设备也是不断更新,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经费一般都用于了多媒体设备的购买和维护,学校实际投入体育教学器材上的入幅度很小,仅有的一些补贴全部被用来买基本的球类等器件,而专业化的场地及大型的、专业的体育设备器材依然很体育器材设落后。
  第二.由于体育设备管理不到位,对原有体育器材的维修也不是很到位,很多器材残缺不全,球场和跑道坑洼不平。另一方面名贵稀有的器械闲置着不用,充当摆设品,造成器械老化浪费。这都不利于正常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开展。
  3 初中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一)体育教材形式过于单一。
  初中体育的教学,由于校方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也会产生敷衍心态。一般会出现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在特殊天气以及开学第一次课,体育教师一般会选择室内课,此时会全部仰仗课本教材的讲解,学生大都听得不耐烦;第二种,体育教师在室外上课,先将学生集中在一起,交代几句安全后就会让学生自由活动,由于没有教师的督管,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运动。而这两种状态是体育教学课堂效率最低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非常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二)中考考核标准的缺乏平衡性。
  针对中考考核标准的问题,学校对学生做了一份的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体育课考核能否全面反映本人真实能力的回答中,认为能真实反映的学生占40.6%”,6.2% 的学生“不确定”,其中53.2% 的学生认为“不能”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针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体育课考核基本上都是按照本校制定的标准进行,在体育考核内容方面,不仅包括技术考核和理论考核及相关体育课外锻炼等,特别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方面甚少,仅仅采用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多样性评价。
  二、充分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加强中学体育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发展,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打破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寻求教学新思路和方法,针对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课程设置等进行的综合性调整,促使多方面能够协调性发展,才能使体育专业的教学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人才。
  1 改变体育教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以“健康第一”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浅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重视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练而有趣;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己对现代体育教育理论、新世纪教育技术及新时代体育健身方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大多数中学体育仍以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在初中的体育课上,学生们大多只是进行些许的简单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也仅局限于基本体育技能项目的锻炼。事实上,体育教学的层面很广,不仅包括体育竞技项目,还包括体育心理等其他层面的知识,要让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首先就要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知度必,其次就是要求教师要多种方法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他们喜欢课外的实践运动,而且要让他们爱上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
  3 加强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纵观现在的各大初中校园,其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都是不够雄厚的。中学里思想前卫活跃的青年体育教师较为缺乏,老教师经验固然充足,却很难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对这一现象,一方面我们积极鼓励更多的对体育感兴趣、想在体育方面进一步学习的初高中学生积极报考专业的体育院校,今后加入体育教学的大队伍,为后备积蓄强大的体育教学力量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已经在学习体育教育的学生,高等院校要加强专业化,强化体育专业教师师资格培训,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整体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此外,教育部门为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投身于体育教育,在薪金方面也可以给予适当提升。
  因具备健康的体魄是中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振兴我国中华民族的体现,必须树立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使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正常顺利开展,使学生充分掌握体育的基本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坚持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构建有科学性的中学体育教学为指导思想,促使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从而作为加强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伟,孟昭琴,王卫星; 徐州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文献
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是福建海拔1000 m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培肥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由于气候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现存的以丝栗
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团体心理和规律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
期刊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目前其养殖多采用混养模式,科学合理的混养模式是草鱼池塘养殖获得经济及环境效益双赢的关键。目前,有关草鱼
房屋渗漏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房屋的渗漏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房屋防水是一项综合工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牵涉到材料、
【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传统要求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呢?文章认为还应具备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教学反思和对学生进行合理全面评价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能力;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惟其如此,小学音乐教师才能与新课程同步成长、与时俱进,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关键词】音乐教师
来自室内培养的条斑紫菜叶状体的酶解单离细胞,经液体培养发育成不同的再生体.根据细胞再生体的形状、假根有无、细胞的大小和排列方式、放散单孢子难易度及最终发育结果等,
【摘要】明清著名教育家颜元那样如是说:“终日坐书中,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皆疲软,以至天下无不弱书生。”从中体会到强健的体魄离不开体育运动,这就告诫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要使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要使学生在学习上充满活力,必先要有强健的体魄。  【关键词】体育教育 学生运动 重要性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摘要】目前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艺术素质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普通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艺术 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审美观念  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正逐步走入课堂,它的出现,取代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通过图、文、声、像并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产生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大大的优化了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教学 合理运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