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英语朗读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听、说、读、写”是四项语言基本技能,其中朗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策略之一,加强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英语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标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了所需达到的要求,不仅将四项语言基本技能列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同时还将其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掌握。那么,我们如何按照要求加强学生朗读教学和朗读技巧训练呢?
  一、有效开展示范朗读
  示范性朗读就是由老师自己或由朗读技巧较好、发音较为标准的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课文的朗读,也可借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或录音的形式进行示范性朗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聆听范读的发音、语调、语速、停顿和观察范读者的在进行朗读时的口型、表情、语音和语调,领会该篇课文诵读时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在学习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这一章节时,我就先将engineer、scientist、college education、physical、personal relationship等新词汇通过示范朗读予以展现和串讲,在扫清学生阅读障碍的同时提高词汇学习的频次和效果。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进行范读时借用实物、图画等教具,进行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听老师朗诵课文,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出老师在朗读时的重音、连读和停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有些老师口音并不算标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到最纯正的英语腔发音,以便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有效开展领读活动
  领读就是老师在讲授完课文或进行示范性朗读之后,逐句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跟着老师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提高对课文整体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巩固课文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为下一步个人朗诵课文或复述课文大意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环节与示范性朗读环节相比,增加了朗读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在跟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并且,这个领读环节并不是只进行一遍就可以,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在课堂上进行三遍以上不同目的的领读。在第一遍时主要以纠正发音为主;第二遍时以调正语调和长句整体阅读为主;第三遍以流畅为主,并对每一遍的领读和跟读对学生制定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来跟读,这样就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领读和跟读的效果。当然,如果班上有发音准确的学生,让其在课堂上进行领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三、有效开展整体齐读
  整体齐读就是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课文,这样全班齐读的形式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那些胆子较小或发音不准的学生降低心理压力,实现全班整体的朗读参与。同时,这样的整体朗读也至少能为那些平时对英语不用心的同学提供听的机会。对于课文中对话的齐读,可以分男女或分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朗读;对于课文中段落的齐读,可以让学生进行连续多遍的连读,第一遍时因为学生还没有对该段落形成感觉,可以要求学生读的慢一点,长句可以适当停顿,但必须注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第二遍时要求学生适当加快语速,并适当减少在长句朗读中的停顿;第三遍时可以老师先用中文说一句,然后全班学生用英语跟着朗诵一句,这样既巩固了朗读语感又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最后,再检查学生朗读之后对文章大意、基本架构和写作特点的掌握情况。比如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级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的教学中,我就在学生整体齐读之后继续进行提问,以此促进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有效开展速读活动
  这种朗读方法主要从疯狂英语中借鉴而来,就是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活动实现学生对课文的一定熟悉掌握程度之后,要求学生在不换气或尽量少换气的去朗读课文。这样颇具挑战性的朗读练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无法用中文思维去思考所诵读的英文课文,而逐渐养成用英文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通过这样脱口而出的方式不断增强英文语感,甚至还可以像李阳老师所说的达到克服结巴、克服心理障碍的作用,这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这项Crazy的活动,老师可以自己先展示一遍,然后让学生大声地进练习,不断向语速Crazy地发起挑战。
  五、有效开展个人朗读
  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提高朗读的能力,但课堂上的朗读训练都是集体活动且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要实现朗读能力和技巧的提升还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独读。个人的朗读主要在课外或早读课进行,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随机抽取学生来进行表演朗读以检验学生个人朗读的成效,在学生表演朗读完之后,应当在总体上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并以恰当方式明确指出其中存在发音、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在学生完全掌握课文之后,还可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式的朗读检验,如果学生能够流畅地在不照本宣科的情况下流畅诵读,说明学生已经实现对课文的完全掌握和理解。
  总而言之,朗读既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也是必须掌握的学习手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能够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技巧的同时,对“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语言技能的提高产生综合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刻板教学变成了自由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性张扬的多样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教学有效性,顾名思义,是指教师遵循客观的教学活动规律,利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对事物认知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就需要抓住机会,在这段时间内,向学生传达信息,使教学互动,快速地获得相应的成果。那么,教师如
期刊
在苏大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笔者接触到弗兰登塔尔的“有指导的再创造”理论。弗兰登塔尔认为,如果给予一定的指导,每个普通的孩子也许都有能力创造出他在将来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有指导的再创造意味着在创造的自由性和指导的约束性之间,以及在学生获得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教师的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学生可以创造一些对他来说是新的,而对指导者却是熟知的东西。教学中我将“再创造”思想渗透在教学中,下面介绍我在《§5
一、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教学,尤其是重视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强化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是对文化的尊敬,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其次,促
初中数学的教学,根本性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学生可以做到一题多变、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和方式,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全面、扎实地掌握课程所学知识。  一、 通过一题多变使得学生明确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一题多变,可以使得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夯实课堂学习基础,提升解题的能力、促进解题技巧的提升。部分数学题型看似不同,但是其解题的方式、解题的基本思路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提高的场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家长、教师、学生共同的期待。作为教师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杜绝教学中的无效行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与激情,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数学课堂是传播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
解答数学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大的数学题,这类题目形式新颖、知识点众多。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变被动解题为灵活多样的解题,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水平。  一、依据已知条件,形成解题思路  任何一道数学题肯定要告诉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会通过题目中已知条件与题目中所要求得到的结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从学生掌握知识目标出发。  一、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探究  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只有学生思考了,在大脑中才会对知识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才能够理解和分析问题。当学生发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沿着前人的足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琐碎,毫无意义。部分教师常以“对不对?”“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