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育视角下儿童理财教育论析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校不断提高家庭理财教育水平,构建良好的家庭理财教育系统;同时,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和家庭理财教育的效果。
  人是经济动物,现代社会是金钱社会,人的许多活动都要参与到社会当中。因此,良好的理财素质与理财能力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理财就是对于财富的经营管理活动,目的是实现财富的增值。而现代理财素质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理财教育,理财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理财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在中国的学校里仍没有真正开设有关理财的课程,同样的,很多家长的理财教育意识还停留在控制孩子的开支上。理财观念的培养,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具意义的一课,更是为孩子未来发展所储备的“第一桶金”。
  一、合育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儿童经济状况呈现出两极化的现象,有31.2%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32.6%的儿童表示自己没有零花钱。从个人积蓄来看,16.7%的儿童没有积蓄, 83.3%的儿童拥有一定数额的个人积蓄, 其中17.5%的儿童的个人积蓄在5000元以上。[1]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拥有金钱,不允许孩子花钱,包办孩子的消费行为;而有的家长则恰恰相反,随意满足孩子的金钱愿望,对孩子的消费缺乏监管。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到学校的理财教育。
  儿童理财教育是建立在家长的理财教育意识基础上的。现实中,有的家长在理财教育方面做得较好,但是部分家长则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没有必要拥有钱,钱会让孩子分心,甚至担心孩子有钱会变坏,这些家长不给孩子钱,不是因为家里缺钱,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接触金钱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有的家长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喜欢用金钱打通各种关系;有的家长消费观存在问题,比如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等非理性消费,或者过于“抠门”……学校的理财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拥有自己财富的基础上,建立在儿童拥有自己支配财富、开展经济活动权利的基础上。这是理财教育的根本,因为对于身无分文的孩子来说,开展理财教育如同对牛弹琴一般。所以学校需要和家庭携起手来,理财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二、合育模式的基本含义
  合育,即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育。合育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其目的是树立大教育观,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合育模式就是围绕教育的整体目标而开展的结构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2]总结当代合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家校合育模式可以简化为“1-2-4”结构,即明确一个目标,优化两个途径,完成四项任务。其大意如下:
  “1”是指明确理财教育目标。理财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的学校在理财教育实践中突出了“理财”而忽视了“教育”,过于注重培养理财小达人,注重各种理财技能,而忽视了理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这就窄化了理财教育的内涵。理财教育的真正目标是通过儿童的经济生活,逐步认识财富形成、使用和保管等规律,具备理财的基础知识、初步的理财能力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学会合理生活。[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儿童自立、节制、感恩、诚信、责任、勤奋的品质。
  “2”是指为了实现理财教育目标而构建的两个理财教育系统:家庭理财教育和学校理财教育。两个系统中,虽然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却因其特殊性起着制约性作用。事实上,儿童不良的消费习惯主要源于家庭;反过来,儿童良好的消费习惯主要也源于家庭。因此,合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校不断提高家庭理财教育水平,构建良好的家庭理财教育系统;同时,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和家庭理财教育的效果。
  “4”是指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学校需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了解与研究家长。学校开展理财教育必须先了解家长对理财教育的看法,努力发现家庭理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家长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该环节在合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了解与研究家长对理财教育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教育与引导家长。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应该承担起教育与引导家长的重要职责。教育与引导家长一般是通过家长学校实现的,大体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学校应根据理财教育的思想,引导家长改变自身错误的财富观念和消费行为;二是引导家长注重理财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理财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来开展理财教育。
  第三,指导与服务家长。该环节的任务是解决家庭理财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这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儿童经济活动来展开: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家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设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家庭理财教育计划,尤其要根据不同的家庭设计出不同的家庭理财教育课程,比如指导孩子阅读相关书籍,指导孩子存钱,监督孩子消费,督促孩子记账等;其次,协助家长解决儿童理财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向家长提供孩子在校的消费情况。
  第四,引导家长配合与协助学校。学校开展理财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或活动来实现,在理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有的活动学校可以单独解决,有的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有的活动甚至需要家长直接参与。比如学校开展儿童义卖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予以一定的支持。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是家校合作开展理财教育非常成功的学校,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理财教育活动中,和孩子一起阅读《小狗钱钱》,带领孩子开展课外模拟体验活动,在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的家长开设相关课程(知识讲座),这些都是家长配合学校参与理财教育的典型做法。
  三、合育模式下理财教育的几点建议
  很明显,合育视角下的理财教育打破了学校单干的传统,形成学校指导下的家校合作共育新格局。学校在设计理财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理财教育课程应以儿童生活课程为主线。儿童理财课程不是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是围绕某种知识结构而展开的。生活中,儿童首先是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因此,必须要让孩子与金钱打交道,在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从普通的购买一支笔、一本书、一瓶饮料开始,树立一种合理的消费观念,理解金钱到底意味着什么。任何剥夺儿童应有的经济活动,以种种借口将儿童强行隔绝于经济活动之外的理财教育都是错误的。所以,儿童理财教育是基于现实的教育,围绕儿童生活,为了儿童生活,这是儿童理财教育的根本属性。   第二,理财教育应把分散课程作为主要渠道。开展什么教育,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开发一门课程,其实这是对课程化的狭隘理解。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一门理财教育课程就能够解决理财教育的所有问题,所以理财教育要通过分散课程来实现。与儿童相关的理财课程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之中,像语文、品德、数学、科学等课程就蕴含了大量与理财教育相关的内容。再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课程,如班会、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来开展理财教育。当然,最重要的课程还是学校设计的家庭理财课程,家庭理财课程是通过适度的亲子活动和合理的家庭经济生活实现的。
  第三,理财教育课程应处理好统一性与选择性的内在关系。理财教育需要一个统一的目标,这是基本的要求;也需要差异性的目标,因为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统一性理财课程主要针对大多数的孩子,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进行合理的经济生活,逐步认识金钱、支配金钱和保管金钱。认识金钱,就是要认识金钱的本质,它来自于人的劳动,金钱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支配金钱,就是要合理地消费,不要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要培养节制的品质;保管金钱,一来可以确保金钱的安全,二来可以实现增值的目的。孩子也能更加明白,只要适度地认识金融产品和金融规律,金钱也可以产生新的价值。差异性理财课程则是针对那些对理财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设计的,这种课程更加专业、要求更高、目的也更加明确,就是要培养理财小达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在借助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加以尝试。
  家庭开展理财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儿童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在积极配合学校搞好理财教育的同时,更要合理地安排好家庭经济生活,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财富素养。平时家长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可以采取这几种方式:一是“申报制拨款制”,每周固定消费是什么,需要多少钱,应略高于消费预算给钱;二是“定期汇报制”,每一次给钱时让孩子汇报上周(月)消费情况,然后再给下周(月)的;三是“不定期抽查制”,可以根据孩子消费情况不定期地对孩子用钱的情况进行抽查;四是“专项审计制”,可以对孩子较大金额的使用和保管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进行有效监督。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个人积蓄越来越多,可以给孩子开个账户,让孩子体验财富的增值过程。第二,可根据家庭情况,适度地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积蓄用于公益活动。第三,适时带领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场所,看看大人的财富是怎么获取的;带领孩子到商场、菜市场看看日常交易情况,体验金钱的价值。第四,注重“互联网 ”时代财富积蓄、消费、投资的新变化,体会当代财富运行的新特征。第五,谨慎对待有偿劳动,可以将家庭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志愿劳动两部分,鼓励孩子帮助家长完成一定的额外劳动。当然父母可以根据情况适度地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但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家务劳动是自己赚钱的渠道。
  总之,学校需要树立合育意识,从财富素养角度明确理财教育的目标,完善家庭和学校两个理财教育体系,充分地了解家长理财教育状况,提升家长理财教育意识与能力,指导家长开展适度的家庭理财教育,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理财教育活动。同时,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家庭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经济支持。通过家校合育,不断优化家庭和学校的理财教育,才是提升理财教育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洪明.我国城市家庭理财教育问题及其对策——基于10城市的调研[J].青少年研究,2010(5):17-20.
  [2]洪明.论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9):105-110.
  [3]王卫东,信力建.中小学理财教育的认识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3(7):91-95.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诗
其他文献
据台湾媒体7月4日报道,法国国民议会在一项“平等及公民权”法案修正案初审中,投票反对家长对孩子的任何体罚。若未来确定该条文通过并生效,法国父母亲打小孩屁股或耳光则为“违法”。  据报道,法国人称此条文为禁打屁股条文。法国国民议会7月1日进行初审表决。在表决通过的条文中,父母亲的权力有了更明确的定义,父母亲对孩子不可有任何残酷、羞辱式的对待,包括所有肢体暴力。 (中国新闻网)
随着“毒跑道”案例逐渐增多,校园塑胶跑道的质量已成众多家长的急切担忧。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下发通知,在国家现行标准明确检测的7个指标基础上,新增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和甲醛释放率两个指标,纳入《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技术指标(暂行)》检测范围,强化场地建设和使用管理要求。各地各校应在场地竣工验收前,邀请家长或教职工代表对合成材料面层成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检测部门对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传统文化“热”,且热度持续攀升。学生穿汉服诵古经行古礼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何为传统文化?大家莫衷一是。笔者理解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典籍、文化习俗、文物以及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的阅读与教学,主要立足于对经典的解读,引领学生进入经典的殿堂,了解经典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进而理解经典的内涵与特点。  但是,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不能把古代经典与现代经典对立起来,更不
据英国媒体7月12日报道,英格兰8 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英国教育部决定,在未来4年投入4 100万英镑,用于改善该国数学教学,并保障“中国模式”的推广。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该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国务大臣吉布12日宣布,“上海式数学教育”将成为英格兰的标准教育模式。在每3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的教育体系正迅速成为全世界最出色的系统,该城市的数学、阅读和
据北京市卫计委数据显示,2014至2015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达到了15.6%,比2009到2010学年度上升了5.6%。专家指出,除了遗传因素外,热量摄入过多,活动量不足,都是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肥胖会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鉴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北京市疾控中心决定: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各区疾控中心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一起,对比每年学生体检的结果并进行肥胖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鹤壁高中(以下简称“鹤高”)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五十多年励精图治,五十余载春华秋实,正是在这样一所拥有浓郁校风、优良学风的菁菁校园,一代又一代师生不断用科学和艺术的方法,积极探索、勇于求真、辛勤开拓,努力创新,坚持用文化、课程、活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文化引领,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人心  长期的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预计到2020年大班额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刘利民说,中小学标准班额,小学是45人,初中是50人,这是标准的班额。现在有一些地方班额比较大,因为资源不足,所以班额大。我们把56人以上的班叫做大班额,66人以上叫超大班额。全国大班额的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上看,主要集
必须在很早的阶段,当邪恶还没有主宰思想时,就谆谆教诲德行。因为如果你不在田地里播撒良种,他就会长出最坏的野草。  近十几年来,娱乐风愈刮愈烈,加上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娱乐生活毫无争议的成为可以充分吸引公众眼球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如动漫画报、科幻画报之外,电视媒介更加迅猛发展,“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最强大脑”“爸爸去哪儿”等知名娱乐节目席卷而来,开辟了电视银幕的新时代。而